顏寧我們都不陌生,她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后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是施一公院士最得意的弟子之一。2007年,顏寧成為清華大學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她在膜蛋白領域取得了不少成果,率領的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
顏寧的成就使其擁有了參與院士評選的資格,她的年輕也蘊含著比大部分老院士更大的潛力。卻因太年輕在我國院士評選機制中落選了。不過顏寧卻當選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并由此進入了這個認同其成就、潛力的美國發展,而且最近又當選了“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成為了美國“兩院”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是從科學、人文、商業、政治、藝術等領域選舉每個世代最優秀的學者及最具影響力的領袖成為其院士,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對顏寧學術、影響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傳達了一種對人才的重視觀念。在國內一個院士的位置都分不到的顏寧,但在美國卻能當選“兩院院士”,她在美國的人脈估計還不如國內,但她的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其實有時候也不能怪人才出走,更多的時候,人才是被“逼走”的,就如同顏寧一樣。四十多歲的年紀,正是干勁十足,有力氣的時候。從顏寧得知自己又一次當選美國院士發表的微博看,顏寧去了美國依然是比較忙的,更多時間投入到了學術研究方面。
而我國院士一般都是年齡很大的時候才當選的,在雜交水稻領域人盡皆知的袁隆平院士,也曾連續三次落選。時代發展很快,尤其是科研更是如此,時間從來不等人,想來顏寧也不想將時間都花費在社交、積累人脈方面。
其實中科院院士頭銜不僅是代表著最高學術榮譽、對其成果的肯定,更多的是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源、經費,也可以參與更多研究項目。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當國內不能給予足夠的人才重視,發展空間的時候,一位充滿朝氣的科研人才去更好的環境中再正常不過了。
與美相比,我們對人才的態度的確還有不少不足,如對人才的資金、待遇不足;崗位、項目不足;包容度不足;也不算十分公平,人脈、資歷竟然可以彌補學術、成就短板,“煙草院士”都能出現。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科研是自由的,在大牛堆里才能把握世界前沿,有杰出成就的頂尖牛人帶領團隊,要比藝術生有用,年輕人的干勁兒、潛力也是非常寶貴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近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在個人微博上講述了一段最近參加博士生推免面試時的經歷,引起學界關注。顏寧向考生問了一個問題:“假設時間來到10年后,你已經成......
當地時間7月4日,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uropeanMolecularBiologyOrganization,EMBO)對外公布了新入選的69位成員名單(9位外籍成員)。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創始院長......
提及“大麻”二字,不少人最先想到的莫過于“成癮植物”“傳統毒品”。但事實上,大麻是一種古老的農作物,最初被用來制作繩子和衣服,甚至可算作“五谷”之一。《周禮·天官·疾醫》中提到,“以五味、五谷、五藥養......
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新論文突然上線了naturecommunication。研究題為“CannabidiolinhibitsNavchannelsthroughtwodistinctbindingsit......
顏寧領銜的深圳灣實驗室獲國際級華人學者全職加盟。據“深圳灣實驗室”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終身教授的著名癢覺研究專家陳宙峰已全職加入深圳灣實驗室,任神經疾病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深圳灣實驗室......
深圳市醫學科學院(籌)院長、結構生物學家顏寧來香港了。5月8日,顏寧出席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大會”并進行主題演講,講解蛋白質的前沿研究及其可能對痛癥藥物開發的深遠影響。演講后她回答了現......
深圳市醫學科學院(籌)院長、結構生物學家顏寧來香港了。5月8日,顏寧出席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大會”并進行主題演講,講解蛋白質的前沿研究及其可能對痛癥藥物開發的深遠影響。演講后她回答了現......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4月15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新增5位50歲以下學部委員。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獲聘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圖片來源: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昶榮)在當日上午召開的中國醫......
剛剛,深圳灣實驗室發布公告稱,聘任顏寧為深圳灣實驗室主任。3月22日上午,深圳灣實驗室召開員工大會。省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宣讀文件,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兼)顏寧,中國科學院院士、......
近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出任院長的深圳醫學科學院(籌)發出通告,公開招聘30個崗位、41名工作人員,涉及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辦公室、科研部、教育與交流部等12個部門。其中10個崗位要求醫學、生物醫藥及其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