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2013;346:e8539薈萃分析了8篇報道,涉及308萬人、7579個心臟病案例的研究,認為雞蛋的攝入與心臟病的發生無關。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于2013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與2015年,分別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膽固醇的攝入上限。
BMJ 2018;363:k4600發表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的研究,涉及2004-2008我國50萬人的九年的隨訪調查,結果表明,與不吃雞蛋人群相比,每天攝入一枚雞蛋的人群,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11%,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降低12%,缺血性腦卒中風風險降低10%,出血性腦卒中風發病風險降低25%,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降低18%;與每周只吃2個雞蛋的人群相比,每周吃約5.32個雞蛋的人群,患缺血性心臟病或冠心病的風險也降低了12%,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史、60歲以上人群,每天吃1~2枚雞蛋也不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那么我們要想知道為什么醫生說吃蛋黃會提高膽固醇,就要了解它的簡單原理。因為多年的宣傳,膽固醇在大眾心中的印象并不好,是引起血液膽固醇升高,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兇。其實,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其中腦及神經組織、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高,對維持身體正常機能十分重要,是人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必需營養物質。膽固醇作為結構物質參與形成細胞膜,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促進膽汁的合成(利于消化吸收),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甾體激素等多種激素。
膳食膽固醇≠血液膽固醇,真正導致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是血液膽固醇,非膳食膽固醇,血液氧化膽固醇最有害。
人體血液膽固醇20%~30%來自于日常膳食,70%~80%系肝臟合成。我們機體具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當膳食攝入的膽固醇偏高時,會減少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量,以維持血液膽固醇含量穩定。人體血液膽固醇正常含量2.8 -5.9 mmol/L,每100mg食源性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的貢獻僅0.038 mmol/L,每枚雞蛋膽固醇含量約為200mg,對血液膽固醇的貢獻僅0.076mmol/L,提高血液膽固醇1.3%-2.7%。所以我們體內的血液膽固醇的平衡很難被破壞,大家可以放心食用蛋黃。
醫生說吃蛋黃會提高膽固醇,對于健康的人來說,我們可以質疑他,但對于患有影響膽固醇消化代謝的病人來說,吃蛋黃會使血管內的膽固醇含量異常升高,膽固醇平衡難以維持,加重血管的負擔,進而引起疾病,所以要限制蛋黃的攝入。總膽固醇水平升高1%,冠心病危險性增加2%-3%;血液膽固醇升高時是動脈粥樣櫻花的主要病因,芬蘭人心血管病死亡率低,血液膽固醇低功勞占59%,冰島人血液膽固醇低使得心血管病死亡率低32%,瑞典人39%,美國人24%。
但凡事皆有度,雞蛋也不能大量攝入,不吃或每天吃過多都是不可取的,要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我們必須要有均衡的飲食。只要膽固醇代謝正常,每天一個雞蛋對人體是非常好的,愛吃雞蛋的人偶爾而吃5~6個也不要緊。對于膽固醇代謝異常或患有其他影響血液膽固醇含量的疾病的人群,一定要遵循醫師意見來決定雞蛋的攝入量。
反式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發病率呈正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模式變化、動物性食品攝入增加,多年來血液肝固醇是升高的模式、心血管病發病率升高,是不爭的事實。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是健康的飲食。
中新網4月23日電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4月19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紅艷研究組聯合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免疫》(Immunit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25-Hydrox......
意大利科學家在一項小鼠研究中展示了無需永久性基因組編輯,也可對一個控制膽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長效抑制。這一靶向表觀遺傳沉默(不用直接改變DNA序列就可改變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續近1年,令循環膽固醇......
膽固醇是體檢中必須關注的一項。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壞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的關鍵因素。在11月12日于美國費城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美國生物技術公司VerveTherapeu......
研究表明,與那些在中年保持苗條身材的人相比,在四五十歲時體重增加可能會使早逝的幾率增加近三分之一。血壓、膽固醇或血糖略高且體重略微超標的人,其較早死亡的幾率會高出30%。專家稱,這些“輕微的不健康特征......
關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確實與人的健康是掛鉤的,如果能夠一直保持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合理,健康也會更加有保障,尤其是年紀大的人,血管開始老化后,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習慣,很容易讓血管中的膽固醇含量持續升高,也......
PD-L1具有一種獨特的配置來保證其穩定性。依賴于兩個關鍵的CRAC膽固醇基序,PD-L1與膽固醇結合,防止自身被降解。當這兩個基序發生突變時,即會破壞PD-L1與膽固醇的結合作用對于人體來說,膽固醇......
8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Advance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歐陽波研究組的研究成果“RegulationofPD-L1through......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網站日前報道,一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在新西蘭接受了基因編輯臨床試驗,以期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從而防治心臟病。這項臨床試驗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防治心臟病的一次新探索。據報道......
膽固醇,大家都很熟悉,經常有人將其歸類為有害身體健康的“壞東西”,“降低膽固醇”也是時常縈繞在大家耳邊的一句話。然而,很多人似乎會忘記,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壞”膽固醇,叫做低密度脂蛋白(LD......
5月24日,一項新研究顯示,經常飲用牛奶與膽固醇水平升高無關。英國雷丁大學、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大學和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團隊發表在《國際肥胖期刊》的這項研究,分析了3項大型人口調查,結果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