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5-24 12:39 原文鏈接: 華僑如何報考中國高校?專家:關注報考資格

    北京5月24日電,2021年中國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入學考試(簡稱“全國聯招”)剛剛結束,中國教育軟實力的不斷提升和教育開放政策的日趨完善吸引了眾多華僑華人學生,如何報考國內高校等成為他們日益關切的問題。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欣在接受記者連線采訪時表示,華僑華人想要來中國讀書,首先應該關注報考資格的問題,比如國籍、居留權等。

    最近網傳高校招收雙國籍學生并可直升大學的話題被炒得沸沸揚揚,讓很多人對外籍生的身份抱有成見和質疑,張小欣說:“我國不承認公民具有雙重國籍,依照中國國籍法規定,如果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就會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張小欣表示,中國對海外僑胞的回國(來華)求學愿望給予支持和鼓勵。目前華僑生可通過參加“全國聯招”就讀中國內地高校,或參加暨南大學、華僑大學聯合招收港澳臺、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入學考試(簡稱“兩校聯招”)。

    華僑大學招生處處長洪雪輝表示,國家正嚴厲打擊和治理“高考移民”等違規行為,國家的招生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和收緊,著力防止鉆空子等行為出現,促進高考招生公平、公正。

    每年的“全國聯招”的簡章中都會對考生報名資格中“長期或永久居留權”和“合法居留資格”做出嚴格規定,對華僑考生在住在國居留最短時間也提出要求。洪雪輝強調,很多華僑生受國外疫情影響選擇回國,如果影響到18個月居留時間累計的話,一定要及時和教育部門溝通,如實反映情況。

    洪雪輝表示,雖然近幾年華僑生生源數量明顯提升,但招生名額實際每年都在減少,意味著華僑生聯考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但對海外華僑學子來說,這為他們提供了在祖國學習深造,融入國家發展的機會,能增進他們對祖國、家鄉的了解。

    三僑生的招考政策和華僑生不同。張小欣指出,三僑生必須是中國國籍,考生本人為歸僑學生、歸僑子女,或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只能通過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入國內高校,在各地完成身份認定工作后可享受升學照顧政策。

    根據各省實際情況,各地對三僑生的政策不盡相同。例如,福建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考生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的加分分值從2021年起從10分調整為5分;自2023年高考起,天津、甘肅、湖南等地三僑生加分分值將由10分調整為5分;山西、廣西等地設置三年過渡期,在2020—2022年內為三僑生增加10分投檔……

    針對華人和其他外籍考生,洪雪輝說,外籍生擁有他國國籍,可以通過申請審核制的方式入讀國內大學,錄取政策相對寬松。“國內不同高校會組織考試、面試等方式考核考生,或將外籍生在住在國當地的考試成績作為錄取參考,來自馬來西亞的考生就適用于此。”

    相關文章

    2024國考報名人數已超79萬,多數崗位“千里挑一”!

    10月20日,2024年國考報名第六天,距離結束還有五天。自報名啟動以來,熱度不斷攀升,部分崗位已經是“千里挑一”。截至10月19日16時,已經有不少崗位的報錄比達到百分之一,甚至有崗位達到千分之一。......

    華中農大原校長、水稻遺傳育種專家張端品逝世,享年80歲

    據華中農業大學南湖新聞網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高等教育戰線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華中農業大學原校長、著名的水稻遺傳育種專家張端品同志于2023年6月5日14時08分在武漢因病逝世,享年80歲。張端品......

    專家指責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

    關于生孩的這個問題,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政策,當年要求每家每戶只能生一個孩子,作為80后,至今依然清晰記得當年的宣傳標語:“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可時代變了,幾十年后,政策突變,國家現在放開了三胎,一......

    基金委數理科學部專項項目評審會議專家公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度數理科學部專項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包福兵陳愛喜陳民丁明德董彬段純剛付保華郭田德何珂何林何圣貴胡忠坤黃文會黃小猛黃云清江凌荊繼良冷雨欣李海波李江宇......

    重磅!2022年度中國高校創新研究50強

    青塔2022年度中國高校創新研究50強,重磅出爐!時代的浪潮浩浩蕩蕩、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只有做好科技創新,才能穩穩屹立于世界東方。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結合點,是國家創新......

    重大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會議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重大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下:白海洋、成會明、崔杰、丁立健、董紹明、杜修力、宮聲凱、胡文彬、胡文兵、黃朝......

    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發展:亟需推動產學研合作

    隨著中國制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在越來越多領域得到應用與發展。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第二屆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國際發展論壇暨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國際會議日前在南京召開,......

    航天科工專家鄭世才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方面獲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二〇一所退休專家鄭世才同志,不幸于2022年9月30日晚突發疾病逝世,享年82歲。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方面介紹,鄭世才同志......

    國自然聯合基金項目會評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葉企孫”科學基金、黃河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按姓氏......

    中國科技館啟動“專家走進展廳講科技”志愿服務活動

    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8月16日啟動“專家走進展廳講科技”志愿服務活動,首期邀請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副團長陳征,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中國航天科普大使”周炳紅和中國科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