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如何報考中國高校?專家:關注報考資格
北京5月24日電,2021年中國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入學考試(簡稱“全國聯招”)剛剛結束,中國教育軟實力的不斷提升和教育開放政策的日趨完善吸引了眾多華僑華人學生,如何報考國內高校等成為他們日益關切的問題。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欣在接受記者連線采訪時表示,華僑華人想要來中國讀書,首先應該關注報考資格的問題,比如國籍、居留權等。 最近網傳高校招收雙國籍學生并可直升大學的話題被炒得沸沸揚揚,讓很多人對外籍生的身份抱有成見和質疑,張小欣說:“我國不承認公民具有雙重國籍,依照中國國籍法規定,如果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就會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張小欣表示,中國對海外僑胞的回國(來華)求學愿望給予支持和鼓勵。目前華僑生可通過參加“全國聯招”就讀中國內地高校,或參加暨南大學、華僑大學聯合招收港澳臺、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入學考試(簡稱“兩校聯招”)。 華僑大學招生處處長洪雪輝表示,國家......閱讀全文
華僑如何報考中國高校?專家:關注報考資格
北京5月24日電,2021年中國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入學考試(簡稱“全國聯招”)剛剛結束,中國教育軟實力的不斷提升和教育開放政策的日趨完善吸引了眾多華僑華人學生,如何報考國內高校等成為他們日益關切的問題。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欣在接受記者連線采訪時表示,華僑華人想要來中國讀
中國高校試水海外辦學 專家:要保持理性態度
近日,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海外慶典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英國校區啟動儀式在英國牛津郡舉行。該校區是北京大學的首個海外校區,也是中國高等學府第一次以獨資、獨立經營、獨立管理的形式走出國門開辦的海外校區。專家表示,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教育國際化成為發展新趨勢。近年來,中國在高等教育
廈門大學對臺“擴招”
廈門大學25日披露,該校2022年臺灣學測生(指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招生計劃由50名增至70名,同時今年首次采用教育部統一的招生系統進行報名和錄取。 從《廈門大學2022年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可見,廈門大學今年
廈門大學對臺“擴招”
中新網廈門2月26日電 (楊伏山 歐陽桂蓮)廈門大學25日披露,該校2022年臺灣學測生(指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招生計劃由50名增至70名,同時今年首次采用教育部統一的招生系統進行報名和錄取。從《廈門大學2022年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
新型大學“新”在哪兒,為什么值得報考?
眼下,各省的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許多家長與考生們進入了最糾結的環節:我應該填報哪所學校?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國內的好大學,并不只是那些傳統的 “985” 名校,還有一些年輕的大學,他們因 “新” 而顯得 “小眾”,但有著國際化的教育理念、一流的科研水平與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氛圍。6月27日晚,《知識分子》
中國高校不斷向開拓
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高等教育成就矚目。一代代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視學科建設,聚焦創新研究,在前沿領域不斷取得突破,讓大學成為科研進步、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水聲學就是要對水下聲波的發生、傳播和接收進行研究和應用,打造水下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人類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
專碩將成未來考研報考主流 部分高校延長學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65.shtm 眼下,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工作結束,各地陸續進入考生上傳材料網上確認階段。在近年來的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專業碩士的招生培養規模正穩步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
中國高校如何向世界講好“故事”
近日,南京大學擬在《自然》刊發校慶特刊一事引發熱議。而事實上,在國際期刊發特刊,已經是不少高校校慶的慣常做法,折射出中國高校強烈的對外傳播需求。在“雙一流”建設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背景下,對外傳播是我國高校促進國際交流、提升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北京師范大學不久前發布的《2021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
中國高校發表Nature文章最新排名
近期Natureasia公布了過去一年(2012年)當中,在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的分布情況,從研究機構,國家和雜志各方面進行了排列。 文章的數量能反映某個特定的研究機構或者國家在這一領域的總共成果數量,因此這一排序對于了解各國,以及各研究機構2012年所獲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報考人數空前絕后,這些地方已成為焦點目標
距離2022年考研筆試,還剩最后3天。這條滿載著數百萬考生夢想的道路,卻也遍是荊棘,并變得越發地擁擠。當有數以萬計的人為考上985、211而廢寢忘食,也有更多的人開始另辟蹊徑,將目光轉向別處——報考非“雙一流”高校。報考人數,最高漲幅123.2%從目前已經公布2022年考研報名情況的院校來看,全國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