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成立碳纖維公司系統研發“黑黃金”
6月4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近日全資注冊成立上海金山石化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以碳纖維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為主攻目標,主要從事碳纖維新材料、下游復合材料等的合作研發和生產,同時開展碳纖維及其制品業務的市場經營及售后技術服務。
碳纖維技術有著森嚴的技術壁壘,此前只有日本、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擁有并掌握,上海石化是國內較早研發碳纖維并進行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早在2012年,該公司采用自主研發的碳纖維成套技術,生產12K小絲束碳纖維。2018年,該公司成功試制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48K大絲束碳纖維。今年1月,國內首個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在該公司開工建設,投產后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
國內首個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在上海石化開工建設。中國石化供圖
截至2020年,上海石化共獲得碳纖維相關ZL165項。日前,上海石化建成投產碳纖維二階段千噸級裝置,產能達1500噸/年,為我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該公司生產的碳纖維材料已應用于南京機場改擴建、機械設備耐磨制件,以及公路、高鐵等基礎設施維修等領域。
48K大絲束碳纖維被稱為“黑黃金”。 中國石化供圖
據了解,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于0.1萬根-1.2萬根之間,稱為小絲束碳纖維,每束碳纖維根數大于4.8萬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上海石化研發試產的48K大絲束碳纖維,力學性能優異,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新型纖維材料,被稱為“黑黃金”,可廣泛應用于飛機部件、軌道交通原材料、車身等高端制造領域。
12月26日晚間,精工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12月26日與東華能源(茂名)碳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能源”)簽署了《碳纖維裝備采購合同》。該合同分為兩期實施,第一期金額為2.82億元,第......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2022年對于纖維領域而言是極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國產碳纖維終成長為中國市場的主流供應,國產份額首次超越了進口量。對于行業發展現狀,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俄羅斯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證實,鋁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強度取決于組元間結合強度,即組元間的界面強度降低時,因裂紋擴展受阻,復合材料的抗斷裂性反而增加。研究結果為建立金屬基纖維復合材料強度數學模......
近年以來國內碳纖維行業發展穩定,國產替代進程加速。2022年以來,像中復神鷹、吉林化纖等國內領頭企業的發展勢頭正盛。新年伊始,就有兩家企業打算進入這一賽道,先后斥資建設碳纖維產線。獲悉,1月7日,山西......
日本經濟新聞社1月16日報道稱,日本東麗計劃到2025年投資約1000億日元擴大美國、韓國和法國等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基地的產能。日本東麗的碳纖維業務主要面向航空制造、體育休閑及一般產業等領域。此前,受......
近年以來國內碳纖維行業發展穩定,國產替代進程加速。2022年以來,像中復神鷹、吉林化纖等國內領頭企業的發展勢頭正盛。新年伊始,就有兩家企業打算進入這一賽道,先后斥資建設碳纖維產線。獲悉,1月7日,山西......
有人覺得碳纖維很高級,但我覺得恰恰相反,碳纖維只是一種工業材料,它和高級沒有一點關系,你認為高級,是因為碳纖維往往和一些特定的商品掛鉤,而這些商品往往有著高價值屬性,所以碳纖維才會被人覺得非常高級。但......
隨著碳纖維應用率的不斷提升,相關行業將迎來長跨度的高景氣階段。國內首套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成功投產據《中國科學報》,近日,我國首個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工程第一套國產線在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碳纖維產業基地......
李仲平(1964.08—),復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長期從事航天極端環境復合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應用研究以及型號研制。負責并帶領團隊探明天線罩熱透波、防熱復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