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7-03 17:54 原文鏈接: 細胞因子及其臨床應用

    細胞因子概述

    細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的免疫細胞(單核、巨噬、T、B)或非免疫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表皮細胞,成纖維細胞、某些腫瘤細胞)合成分泌的可溶性生物活性分子,通過與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發揮免疫應答、免疫調節、介導炎癥反應等作用。受到刺激后產生迅速且半衰期短。

    Th1/Th2/Th17細胞亞群

    輔助性T細胞(Th細胞)是產生細胞因子最多的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的指戰員。Th1-Th2比例平衡共同維持機體穩態,一旦其比例失衡,將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通常認為Th1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具有促炎功能;Th2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具有抑炎功能。

    細胞因子的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感染性疾病

    2017年4月的《感染相關生物標志物臨床意義解讀專家共識》明確指出,細胞因子可用于急性感染的早期診斷、評價病情嚴重程度及判斷預后。IL-6的升高早于CRP和PCT,其持續時間長,2h達到高峰。IL-6>1000ug/L,提示預后不良。

    COVID-19與細胞因子風暴

    2020年1月25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在線發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論文,文章從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特征、治療和患者預后分析了首批確診的41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結果發現,已經被2019-nCoV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中,免疫系統均出現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現象。患者體內一系列細胞因子升高,ICU患者的IL-2,IL-6,IL-10和TNF-α的血漿濃度高于非ICU患者,這表明細胞因子風暴與疾病嚴重程度有關。

    2020年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其中關于重癥、危重癥患者診療的臨床預警指標中提到:“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癥因子升高。建議有條件的進行細胞因子的檢測。”

    HBV乙肝肝炎

    研究顯示,Th1/Th2細胞功能失衡可能會使HBV感染轉為慢性化。正常狀態下機體內Th1/Th2維持在平衡狀態,當機體發生HBV慢性感染時,Th1/Th2平衡狀態發生“漂移”,表現為Th1型免疫低下而Th2型免疫亢進。由圖4知,IFN-γ/IL-4的比值在CHB組、LC組和HCC組都明顯減小,提示Th1/Th2比率降低,向Th2漂移。

    Th1型免疫低下致使免疫系統不能產生足量的Tc細胞及Th1型細胞因子,抑制其殺傷、破壞病毒感染靶細胞和抑制病毒基因的復制及表達等相關功能,導致機體不能及時清除病毒;Th2型細胞因子則進一步抑制Th1型免疫應答。因此形成宿主對病毒抗原的免疫耐受,導致了HBV的慢性感染的持續進展,最終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IL-6水平與肝炎嚴重程度存在正相關關系,提示細胞因子水平對病毒感染的進展起作用。

    膿毒癥

    膿毒癥早期,IL-1β, IL-6, IL-8, MCP-1顯著升高,IL-10升高與膿毒癥不良預后相關,持續高表達IL-10反映機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死亡組血漿IL-1β濃度高于存活患者,并呈持續上升趨勢。IL-1β可促進炎癥級聯反應,誘導IL-6,IL-8,MCP-1的表達,形成細胞因子網絡。

    膿毒血癥患兒出現炎癥時,血清IL-6和IL-10同時顯著升高,提示IL-6的升高能刺激其效應細胞不斷釋放IL-10。

    感染性休克組對比無休克組發現:促炎因子IL-6顯著升高,說明患兒的IL-6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抗炎因子IL-10顯著升高,說明患兒血清中大量IL-10會引起免疫系統失衡,抑制細胞免疫功能,導致過度抗炎反應,加重病情。因此,綜合考慮患者IL-6和IL-10水平,是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客觀指標。

    臨床應用—抗腫瘤免疫

    現已發現非小細胞肺癌、直腸癌、卵巢癌、絨癌、 黑色素瘤、胃癌、骨肉瘤、淋巴瘤、鼻咽癌等多種腫瘤與Th2漂移有密切關系,且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呈正相關;骨轉移癌病人Th2漂移較骨肉瘤病人的Th2漂移更加明顯。

    監測細胞因子譜變化有助于NSCLC療效觀察:

    臨床應用—惡性血液病

    CART治療中細胞因子可作為CRS(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的伴隨診斷:推薦TNF-α、IFN-γ、IL-6作為CART治療期間的常規監測指標。高表達IL-6和IL-10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容易復發耐藥,預后不良。IL-6和IL-10可由腫瘤細胞自身分泌,使淋巴瘤、骨髓瘤及前列腺癌等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抗CD20抗體(利妥昔單抗)可下調IL-l0信號水平。

    IFN-γ和IL-10顯著升高對于HLH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對于HLH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淋巴瘤相關性 HPS(LAHS):IFN-γ、IL-2、IL-10水平均高于初發淋巴瘤患者(P均 <0.01);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性HPS(AAHS) :IL-10、IFN-γ明顯高于自身免疫病患者 (P均<0.01);感染相關HPS(IAHS):IFN-γ、IL-10均高于SIRS患者 (P均 <0.05)。

    臨床應用—移植排斥

    細胞因子作為調節免疫應答的重要介質常常在免疫排斥反應的初期、甚至起始階段即可出現明顯變化。多項研究表明,在排斥反應過程中常伴有Th1型細胞因子的表達增高和Th2型細胞因子的不表達或低表達,而在免疫耐受時則相反。

    IL-12p70 對腎臟術后急性排斥反應的預測價值最大 IFN-γ及 IFN-γ/IL-4 比例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的預測價值中等。

    臨床應用—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Th1/Th2平衡失調的表現各不相同:類風濕性關節炎(RA)、I 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及慢性甲狀腺炎等疾病中,Th1細胞因子占優勢,這可能與細胞免疫的激活有關。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以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則Th2占優勢。對于某些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言,Th1 可誘導發病,加重病情;Th2則能減輕病癥,甚至阻止發病,可能與Th1/Th2的炎性及抗炎性反應有關。

    臨床應用—代謝性疾病

    有研究顯示,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當其血清中的 IL-6、TNF-α、IL-10含量增加時,說明患者有并發高血壓的風險。血清促炎細胞因子(IL-6、TNF-α)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參與了糖尿病以及其所引起的血管并發癥的整個過程。


    相關文章

    研究確定IgA腎病30個獨立顯著的風險位點

    IgA腎病(IgAN)是一種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由IgA免疫球蛋白在腎小球異常沉積而得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揭示IgAN的致病信號通路和潛在藥物靶點。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

    中國人群顱內動脈瘤不穩定性的標志物和風險分層模型

    顱內動脈瘤是導致非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國人群中的影像學檢出率約為7%,但超過2/3的顱內動脈瘤是通過體檢等方式發現的未破裂顱內動脈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

    解密植物對環境變化的應激反應

    近日,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侯書國團隊聯合美國得州農工大學、杜克大學,法國圖盧茲大學、日本岡山大學等知名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對植物如何感受環境變化作出應激反應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對病蟲害、......

    調控哮喘?新發現或能緩解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課題組及瑞金醫院時國朝課題組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以Letter格式發表了題為“MG149inhibi......

    COVID19炎癥反應的代謝調控及潛在治療策略

    學科前沿|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課題組及合作者揭示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其列為全球性大流行病,......

    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的患者可能從重癥轉為危重癥

    3月29日下午,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舉辦,李蘭娟、張文宏、葛均波等與會專家圍繞全球各國抗疫策略、重癥新冠肺炎診治進展、中國經驗對全球抗疫啟示、COVID-19疫苗前景展望等話題展開探討。中國工程院......

    我國科學家揭示CART細胞觸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機制

    盡管用經過基因改造后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的T細胞(CAR-T細胞)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臨床應用取得了成功,但是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卻阻礙了這種療法在患者中的有效性。眾所周知,CRS是由急......

    未來細胞因子藥物研發會有如何走向?

    如今在生物藥主導全球藥物銷售的現狀下,以細胞因子TNF-a為靶點的藥物于2018年全球銷售表現達330.66億美元。截止2019年底,共計1186個在研和上市的細胞因子類藥物,其中用于腫瘤治療的藥物數......

    美國科學研究揭示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發現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Nature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Tcellsinstructmyeloidcellstoproduceinflammasome-i......

    馴服細胞因子!Tcell激活療法中毒性細胞因子釋放機制

    經基因改造后結合癌細胞抗原并激活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雙特異性抗體顯示出臨床前景。不幸的是,由于不受控制的免疫激活和細胞因子釋放,它們也可能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無論采用哪種方式,T細胞激活療法通常都會伴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