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
常用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項:
(1)大便隱血試驗 大規模普查時或對一定年齡組高危人群作為結、直腸癌的初篩手段。陽性者再做進一步檢查。
(2)腫瘤標記物
結、直腸癌診斷和術后監測較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是癌胚抗原(CEA)。但認為CEA作為早期結、直腸癌的診斷缺乏價值。血清CEA水平與Dukes分期呈正相關,DukesA、B、C、D期患者的血清CEA陽性率依次分別為25%、45%、75%和85%左右。CEA主要用于預測結、直腸癌的預后和監測復發,但對術前不伴有CEA升高的結、直腸癌患者術后監測復發亦無重要意義。
(3)直腸指檢 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因為中國人的直腸癌發病率高,而直腸癌中約75%為低位直腸癌,大多能在直腸指檢中觸及,因此凡遇患者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形等癥狀均應行直腸指檢。
(4)內鏡檢查
包括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和結腸鏡檢查。疑有直腸、乙狀結腸病變時,常規使用直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操作方便,不需腸道準備。目前各級醫院已開展纖維結腸鏡的檢查和治療,是對結、直腸內病變診斷最直接、有效、可靠的檢查方法。纖維或電子結腸鏡檢查不僅可以澄清鋇灌腸或其他檢查所發現的有疑問的病變,而且可以對一些疾病進行治療和取活組織檢查。
影像學檢查:
(1)鋇劑灌腸檢查:是結腸癌的重要檢查方法,對直腸癌的診斷意義不大。
(2)腔內超聲檢查:用腔內探頭可檢測癌腫浸潤腸壁的深度及有無侵犯鄰近臟器,可在術前對結、直腸癌的局部浸潤程度進行評估,進行術前分期。
(3)CT檢查:可以了解直腸癌盆腔內擴散情況,有無侵犯膀胱、子宮及盆壁,是術前常用的檢查方法。結腸癌生長較大時,CT也可顯示。當癌腫穿透腸壁,可以提示與周圍組織的關系,也可判斷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是否轉移。
(4)MRI檢查:對直腸癌術后盆腔、會**復發的診斷較CT優越。
·“在AI多組學模型建立的過程中通過深度學習可以判斷出一個符合預期的結果,但這個結果具體是由什么機制推導出來的AI并不能給出特別具體的答案,也就是所謂的‘黑箱’,如果沒有科學性的預測依據,可能結果不能......
炎癥性腸病是慢性、復發性的胃腸道疾病。炎癥性腸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易進展為結直腸癌,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然而,炎癥性腸病及其相關結直腸癌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是......
結直腸癌被稱為“沉默殺手”,全球每年結直腸癌新增病例約190萬例,發病率居所有癌癥第三位。更可怕的是,約2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發生轉移,其死亡率更是高居各類癌癥第二位。面對這一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
腸癌多組學研究成果發布 結直腸癌被稱為“沉默殺手”,全球每年結直腸癌新增病例約190萬例,發病率居所有癌癥第三位。更可怕的是,約2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發生轉移,其死亡率更是高居各類癌癥第二位......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準了GuardantHealth公司開發的名為Shield的血液檢測技術,用于結直腸癌的篩查。這一突破性的檢測方法雖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結腸鏡檢查,卻為提高美......
·需要注意的是,Shield血液測試不能替代結腸鏡檢查。研究表明,雖然該測試能夠發現83%的癌癥,但很少發現結腸鏡檢查發現的癌前病變。當地時間2024年7月2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
代謝重塑是應激狀態下腫瘤存活的一種方法。然而,仍不清楚結直腸癌代謝重塑的分子機制。黑素細胞增殖基因1(MYG1)是一種3′-5′RNA核酸外切酶,在線粒體功能中起關鍵作用。 2024年6月1......
2024年6月25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一款由中國原研的結直腸癌靶向新藥恩立妥?(西妥昔單抗β注射液)獲批準上市,填補了我國結直腸癌的EGFR靶向抗體藥物近20年來僅有進口藥物,而缺乏國產品種的空白......
·“對于RAS/BRAF基因野生型左半結腸癌伴遠處轉移患者,西妥昔單抗為首選靶向藥,但國內僅有進口愛必妥這一款,尚無其他同類藥物。患者一旦過敏,只能用推薦級別靠后的其他藥物,療效會受到影響。恩立妥上市......
近年來,癌癥免疫療法蓬勃發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許多新型免疫療法被不斷開發完善,例如CAR-T療法、癌癥疫苗,為廣大癌癥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在眾多癌癥類型中,結直腸癌和胰腺癌分別是癌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