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指慢性腎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體內代謝產物蓄積,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及全身各臟器損害的綜合征。CRF分為四期:腎功能代償期(GFR
50~80ml/min)、腎功能失代償期(GFR 20~50ml/min)、腎衰竭期(GFR 10~20ml/min)和尿毒癥期(GFR
<10ml/min)。
2 藥物治療
CRF的治療主要是防止并發癥,強調一體化治療。
1. 營養治療 通常從腎功能失代償期開始給予患者優質低蛋白飲食治療,推薦蛋白質攝入量一般為一日0.6~0.8g/kg;如腎功能嚴重受損(GFR≤30ml/min)或蛋白攝入較低(一日0.4~0.6g/kg),則應補充必需氨基酸制劑(一日0.1~0.2g)或復方α-酮酸(一次4~5粒,一日3次)。患者必需攝入足夠熱量,一般為一日30~35kcal/kg。已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的患者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2. 控制高血壓
降壓藥物宜選用那些既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又有保護靶器官(心、腎、腦等)作用的藥物。主張聯合用藥,如ACEI(如福辛普利一次10mg,一日1~2次)或ARB(如厄貝沙坦
一次150mg,一日1次)加利尿劑(如氫氯噻嗪一次20mg,一日1次;或托拉塞米一次10mg,一日1次)、長效CCB(如苯磺酸氨氯地平一次5mg,一日1次)加ACEI或ARB等,若血壓仍未達標,可以加用β或/和α受體阻滯劑(如卡維地洛一次20mg,一日2次)及血管擴張劑(見第4章-心血管系統疾病用藥)等,也可選用復方制劑(如氯沙坦氫氯噻嗪片,或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一次1片,一日1次);血肌酐>265μmol/L或GFR<30ml/min的患者應謹慎使用ACEI或ARB,務必密切監測腎功能和血鉀。已經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可以選用ACEI或ARB。
3. 糾正腎性貧血
血紅蛋白<100~110g/L的患者即可開始使用重組人促紅素(rhEPO)治療,一般初始用量為一次2000~3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直至血紅蛋白上升至120g/L為達標。在維持達標的前提下,其后每月調整用量,適當減少rhEPO用量。在應用rhEPO時同時應補充鐵劑(口服硫酸亞鐵或富馬酸亞鐵、或靜脈補充鐵劑),葉酸(一次10mg,一日3次)、維生素B12(一次0.5mg,一日1次)類藥物。
4. 鈣磷代謝紊亂和腎性骨病的治療
當GFR<30ml/min時,除限制磷攝入外,可應用磷結合劑口服,以口服碳酸鈣較好,一次0.5~2.0g,一日3次,
餐中服用。對明顯高磷血癥(血磷>2.26mmol/L)或血清鈣磷乘積>65mg2/dl2者,則應暫停應用鈣劑,以防轉移性鈣化的加重;此時可短期服用氫氧化鋁制劑(一次10~30ml,一日3次),待鈣磷乘積<65mg2/dl2時,再服用鈣劑。
對明顯低鈣血癥患者, 可口服骨化三醇,一日0.25μg,連服2~4周;如血鈣和癥狀無改善,可將用量增加至一日0.5μg;
對血鈣正常的患者,則宜隔日口服0.25μg。凡口服鈣及活性維生素D3的患者,治療中均需要監測血鈣、磷、甲狀旁腺激素濃度,使透析前患者血全段甲狀旁腺激素(iPTH)保持在35~110pg/ml(正常參考值為10~65pg/ml);使透析患者血鈣磷乘積盡量接近目標值的低限(Ca×P
< 55mg2/dl2 或 4.52mmol2/L2),血iPTH保持在150~300
pg/ml,以防止生成不良性骨病。對已有不良性骨病的患者,不宜應用骨化三醇或其類似物。
5. 糾正代謝性中毒 主要是補充碳酸氫鈉,輕者一日1.5~3.0g,分三次服用;中、重度患者一日3~15g,必要時可靜脈輸入。可將糾正酸中毒所需之碳酸氫鈉總量分3~6次給予,在48~72小時或更長時間后基本糾正酸中毒。對有明顯心衰的病人,要防止碳酸氫鈉輸入過多,輸入速度宜慢,以免加重心臟負荷。
6. 水鈉代謝紊亂的防止 水腫者應限制鹽和水的攝入,也可根據需要應用袢利尿劑(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等),呋塞米一次20~100mg,一日2~3次,噻嗪類利尿劑及潴鉀利尿劑對CRF病人(Scr
> 220μmol/L)不宜應用,因此時療效甚差。對并發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需及時給予血液透析或持續性血液濾過治療。
7. 高鉀血癥的防止 首先應積極預防高鉀血癥的發生。當GFR<25ml/min(或Scr>309.4~353.6μmol/L)時,即應適當限制鉀的攝入。在限制鉀攝入的同時,還應注意及時糾正酸中毒。對已有高鉀血癥的患者,應采取更積極的措施:(1)積極糾正酸中毒,除口服碳酸氫鈉外,必要時(血鉀>6mmol/L)可靜脈給予(靜滴或靜注)碳酸氫鈉10~25g,根據病情需要4~6小時后還可重復給予。(2)給予袢利尿劑:最好靜脈注射呋塞米40~80mg
(或布美他尼2~4mg),必要時可將劑量增至一次100~200mg,靜脈注射。(3)應用葡萄糖-胰島素溶液輸入(葡萄糖4~6g中,加胰島素1單位)。(4)口服降鉀樹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鈣,一次5~20g,一日3次,增加腸道鉀排出,還能釋放游離鈣。(5)對嚴重高鉀血癥(血鉀
> 6.5 mmol/L),且伴有少尿、利尿效果欠佳者,應及時給予血液透析治療。
8. 促進尿毒癥性毒素的腸道排泄 口服吸附劑,如藥用炭、包醛氧化淀粉(一次5g,一日3次)等,也可選用大黃制劑口服或保留灌腸。
尿毒癥期的患者應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糖尿病腎病所致CRF患者的血肌酐≥530.4μmol/L、GFR≤15ml/min時即可考慮進行血透或腹透治療。
復方腎病用氨基酸
【適應癥】 用于急性和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腸道外支持;大手術、外傷或膿毒血癥引起的嚴重腎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腎衰竭。
【注意事項】
(1)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糖、血清蛋白、腎功能、肝功能、電解質、二氧化碳結合力、血鈣、血磷,必要時檢查血鎂和血氨。
(2)滴速不超過每分鐘15滴。
(3)凡用本品的患者,均應低蛋白,高熱量飲食。熱量攝入應為一日2000千卡以上,如飲食攝入達不到,應給予葡萄糖等補充。
(4)尿毒癥病人和糖尿病患者宜在補充葡萄糖同時給予適量胰島素。
(5)尿毒癥性心包炎、尿毒性腦病、無尿、高鉀血癥等應首先采用透析治療。
(6)注意水平衡,防止血容量不足或過多。
(7)用藥前應檢查藥液有無渾濁,如遇冷析出結晶可置50℃溫水中溶解后再用。
【用法和用量】 靜脈滴注:成人一日250~500ml,緩慢滴注。進行透析的急慢性腎衰竭患者一日1000ml,最大劑量不超過1500ml。滴速不超過每分鐘15滴。
【制劑與規格】 復方腎病氨基酸注射液:250 ml/瓶。每瓶含氨基酸總量為13.98g。(其他見第12章-營養與水、電解質平衡調節藥
復方α-酮酸
【適應癥】 配合低蛋白飲食,預防和治療因慢性腎功能不全造成蛋白質代謝失調引起的損害。通常用于腎小球濾過率低于每分鐘25mL的患者。低蛋白飲食要求成人一日蛋白攝入量40g或40g以下。
【注意事項】
(1)保證足夠的熱量。成人患者需要一日40 g的蛋白飲食。
(2)腎臟疾病 腎小球濾過率低于每分鐘25mL患者,本品不超過一日40 g 的蛋白飲食,可長期服用。本品宜在用餐時服用。
(3)用藥期間定期監測血鈣水平,并且注意調整用量。
【禁忌證】高鈣血癥和氨基酸代謝紊亂者。遺傳性苯丙酮尿患者使用本品時,須注意本品含有苯丙氨酸。
【不良反應】可能出現高鈣血癥。個別出現上中腹飽滿。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次4~8片,一日3次,用餐期間整片吞服。對于腎小球濾過率低于每分鐘20ml的患者,本品配合一日不超過40g(成人)的低蛋白飲食,可長期服用。
【制劑與規格】復方α-酮酸片劑:
0.63g。(每片內含消旋酮異亮氨酸鈣67mg,酮亮氨酸鈣101mg,酮苯丙氨酸鈣68mg,酮纈氨酸鈣86mg,消旋羥蛋氨酸鈣59mg,L-賴氨酸醋酸鹽105mg,L-蘇氨酸53mg,L-色氨酸23mg,L-組氨酸38mg,L-酪氨酸30mg。每片總氮量36mg,總鈣量約50mg)。
重組人促紅素
【適應癥】用于腎功能不全所致貧血,包括透析和非透析患者。
【注意事項】
(1)未經透析的腎硬化病人,根據個人病情限定治療,因它加速腎衰進展的可能性不排除。
(2)下列情況慎用:心肌梗死,肺梗死,腦梗死,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慢性肝衰患者,有藥物過敏史及有藥物過敏傾向者,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使用本品。
(3)老年人注意監測血壓及紅細胞壓積,并適當調整劑量及給藥次數。
(4)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紅蛋白(用藥初期每星期一次,維持期每兩星期一次)、紅細胞壓積、血清鉀和磷。注意避免過度的紅細胞生成(確認紅細胞壓積在36 vol %以下)。如發生血鉀升高,應遵醫囑調整劑量。
(5)治療期間因出現有效造血,鐵需求量增加。通常出現血清鐵濃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鐵蛋白低于100ng/mL,或轉鐵蛋白飽和度低于20%,應一日補充鐵劑。
(6)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會降低本品療效,鋁過多會影響療效。
(7)嚴禁冰凍。
【用法和用量】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每周分2~3次給藥,給藥劑量需依據病人的貧血程度、年齡及其他相關因素調整。
(1)治療期 ① 血液透析患者 推薦初始劑量每周100~150 IU/kg,分2~3次給藥。②
非透析患者推薦初始劑量每周75~100 IU/kg,分2~3次給藥。若每周紅細胞壓積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
IU/kg增加劑量,最高不超過每周增加30IU/kg。如紅細胞壓積應增加到30~33 vol%,但不宜超過
(2)維持期 如果紅細胞壓積達到30~33 vol%或/和血紅蛋白達到100~110g/L,則進入維持治療階段,推薦將劑量調整到治療劑量的2/3,然后每2~4周檢查紅細胞壓積以調整劑量。避免紅細胞生成過速,維持紅細胞容積合血紅蛋白的適當水平。
(3)采用無菌技術,打開藥瓶,將消毒針連接消毒注射器,吸入適量藥液,靜脈或皮下注射。如果為預充式注射器包裝,拔掉膠蓋,直接靜脈或皮下注射。
【制劑與規格】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1) 1ml:1500IU;(2)1ml:2000IU;(3)1ml:3000IU;(4)1ml:4000IU;(5)1ml: 6000IU。(其他見第6章-血液系統疾病用藥)該藥項下。
藥用炭:作為吸附劑,可用于促進尿毒癥性毒素的腸道排泄,以及食物及生物堿等引起的中毒及腹瀉、腹脹氣等。口服:(1)成年人 一次0.9 g~3g,一日3次。(2)兒童 一次0.3~0.6 g,一日3次。
包醛氧化淀粉
【適應癥】尿素氮吸附藥,適用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氮質血癥、尿毒癥。
【注意事項】
(1) 本品不與胃腸道黏膜直接接觸,故無氧化淀粉的胃腸道不良反應。
(2) 偶見排便次數增多,減量可逐漸減輕。
(3) 藥品受潮變黃后勿服用。
(4) 本品不宜與堿性藥物同服,以免影響其吸附氮素N的作用。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5~10g,一日2~3次,于餐后用熱開水浸泡后服,或用溫水沖服,或遵醫囑。
【制劑與規格】包醛氧化淀粉粉劑: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