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ioScholar報道,人類乙型肝炎病毒每年要奪取大約一百萬人的生命,全球有超過3.5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萬人同時還感染了乙肝衛星病毒HDV――是HBV的一種衛星病毒(satellite virus,衛星病毒是一類基因組缺損、需要依賴輔助病毒,基因才能復制和表達,才能完成增殖的亞病毒,不單獨存在,常伴隨著其他病毒一起出現)。而且這些疾病也會增加肝臟其它疾病的患病風險,比如肝癌。
這種病毒必須通過結合細胞表面受體分子,才能實現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現有藥物在大部分患者中均不能徹底清除病毒,就是這個原因。因此,如能找到這個受體,將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機制,并為感染及相關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療靶點
在發表于eLif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乙肝和丁型肝炎病毒進入人體肝細胞所需的受體:肝細胞膜上的鈉離子-牛磺膽酸- 協同轉運蛋白(NTCP)。這一重要發現為進一步深入研究乙肝病毒及相關致病機制打開了新的大門,并為研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提供了可能。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從樹這種動物入手,開始了他們的探索之旅。樹是一種與靈長類動物類似的小動物,也是除人類和黑猩猩以外,唯一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種。
李文輝博士的團隊首先繪制了一幅高質量的樹肝細胞基因表達圖譜,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這個數據庫,再結合先進的純化技術和高分辨質譜分析手段,他們發現,肝臟膽酸轉運蛋白(NTCP,鈉離子-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會與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關鍵受體結合區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
隨后,他們在HBV/HDV易感的肝細胞中進行的一系列基因敲除實驗,證明NTCP的確是病毒感染所需的細胞受體。人肝癌細胞株HepG2細胞通常情況下不表達NTCP,也不能被HBV感染, 他們深入研究發現,如果在該細胞株中外源性表達人或樹的 NTCP后,則該細胞可以被HBV及HDV感染。他們還鑒定出NTCP上關鍵的病毒結合區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結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變其 NTCP上一段極小的區域,就能使之變成有效的HBV受體。
北生所所長王曉東表示,李博士及其團隊發現了乙肝受體,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這將為高通量藥物篩選打開大門,也為乙肝及其相關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療靶點。更重要的是,這說明中國的科學家只要有適當的支持和好的科研環境,完全有能力解決人類健康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及困難挑戰。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一種負責修復受損肝臟組織的細胞,即ANXA2+遷移性肝細胞亞群(ANXA2+migratoryhepatocytesubpopulation)......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一種負責修復受損肝臟組織的細胞,即ANXA2+遷移性肝細胞亞群(ANXA2+migratoryhepatocytesubpopulation)......
專項啟動會合影。(北醫供圖)近日,國內首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組RNA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意味著這一可作為慢性乙肝患者安全停藥指導依據的新靶標將正式進入臨床應用,可在各級......
中新網長沙8月25日電(張瑩洪雷)位于湖南長沙的人類干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5日發布消息稱,“利用人胚胎干細胞誘導分化的肝細胞治療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臨床研究”項目治療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狀況......
從4月15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癌已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哪些群體屬于高危人群?據了解,肝癌分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指肝臟本身......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71874003、71934002、72122001)等資助下,北京大學劉民教授與合作者基于重大傳染病大數據揭示了我國孕婦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時空特征及其流......
我們的生活經常被時間所支配,似乎我們人類并不是唯一被時間所支配的生物體;大多數生物都知道一天中的時間,并能通過內源性的生物節律鐘來對時間的變化做出反應,且大約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機體的生物鐘(cir......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借其在推動乙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
DicernaPharmaceuticals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于利用其專有的RNA干擾(RNAi)技術平臺開發治療肝臟疾病和癌癥的新療法。近日,該公司宣布與羅氏達成......
HAT1調控HBVccc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修飾模式圖記者獲悉,長期從事乙肝、肝癌研究的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東教授團隊在乙肝病毒轉錄、復制調控機制方面有了新突破。日前,他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