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他國家醫藥市場看起來長期低迷,大型醫藥公司正在將賭注押在中國這個新興市場。而且中國市場使得其他新興的機會看起來無足輕重。據Datamonitor預測,中國的糖尿病市場2019年將達到21億美元。這份巨大的市場蛋糕吸引了小部分大型制藥公司的眼球,它們正極力爭取控制這個市場。
賽諾菲、禮來、默克都是這場競爭的挑戰者。每家公司都在花大代價蠶食本由諾和諾德和拜耳公司占有的市場。在這個競爭激烈、高風險的市場,小優勢可以帶來大銷售,每家公司都在搶這塊蛋糕。賽諾菲通過提供糖尿病培訓加強和政府的聯系;諾和諾德回之以承諾更好的當地教育、研究和生產。在帶著這種色彩的投資中,大約有一半是在關注中國的糖尿病市場。
投資可以讓醫藥公司有機會聘請優秀的藥物研究人員,但是在中國的投資則不僅僅是用于基礎建設,更多是用于打通關系。隨著中國醫保的覆蓋面的擴大,大型制藥公司更喜歡維護持有大筆預算的客戶。而且當市場準入談判開始時,向中國投資對制藥公司來說就不會損失。
即使身后有數十億美元,制藥公司們還在為進軍中國市場爭取外界的幫助。而大型制藥公司面臨的全球和在中國的新機遇和挑戰,也促使了前所未有的聯盟。比如說,輝瑞公司和一家國有制藥公司(即海正藥業,生物探索注)聯手銷售仿制藥。仿制藥曾經給輝瑞的中國市場帶來重大的損失。輝瑞還面臨著阿斯利康和禮來的競爭,這兩家公司都投資了本土的企業從而在品牌仿制藥市場分的一杯羹。
其他制藥公司則是聯合起來瞄準了疫苗市場,特別是葛蘭素史克3900萬美元收購了它的合作伙伴,這為成功的合資公司提供一種可能性結局。 R&D也正在合作。禮來較早進入中國市場,2002年就給中國上海的醫藥研發外包商尚華醫藥一劑強力針,并且繼續和本土伙伴合作。隨著阿斯利康和默克雪蘭諾的加入這場戰爭,推進了在中國新的投資形式以及和CRO的合作方式。
在中國投資的無數個方法都面臨兩個共同目標:使中國成為藥物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動力室;在這個膨脹的市場里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隨著其他市場的緩慢增長和創新,大型制藥公司大量投入以實現這兩個目標。
排 名 | 公司 | 投資金額 | 投資方向 |
1 | 默克公司(MRK) | 5年15億美元 | 疫苗,糖尿病和合資企業 |
2 | 諾華制藥 | 5年12.5億美元 | 研發和原料藥 |
3 | 羅氏 | 4.1億美元 | 研發和診斷 |
4 | 阿斯利康 | 2億美元 | 品牌仿制藥和CRO合作 |
5 | 默克雪蘭諾 | 2億美元 | 研發和CRO合作 |
6 | 輝瑞 | 1.45億美元 | 品牌仿制藥和合資公司 |
7 | 諾和諾德 | 1億美元 | 糖尿病 |
8 | 賽諾菲 | 9000萬美元 | 糖尿病 |
9 | 禮來 | 8000萬美元加未披露的研發經費 | 糖尿病和品牌仿制藥 |
10 | 葛蘭素史克 | 約6300萬美元 | 疫苗和合資公司 |
2025年2月9日,國家醫保局聯合藥監部門針對集采藥品質量問題的爭議給出明確回應,并提出一系列優化監管措施,希望消除公眾疑慮,確保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簡稱“集采”)的平穩推進,讓患者用上“低價優質藥......
糖尿病性傷口的病理微環境主要表現為增強的炎癥反應和持續的促炎巨噬細胞活性,顯著阻礙了傷口愈合過程。外源性電刺激(ES)通過調節傷口中的電場分布,在治療炎癥性傷口方面顯示出顯著潛力。然而,這種方法依賴于......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尹凱教授團隊首次揭示了大腸桿菌Ⅲ型分泌系統(T3SS)在2型糖尿病(T2DM)相關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尖端科......
2025年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內分泌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王衛慶教授團隊與瑞金醫院醫學芯片研究所及上海近觀科技的陳昌研究員團隊合作在《自然代謝》(NatureMetabolism)......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李小英、李曉牧團隊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張惠杰團隊,開展了一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發現達格列凈聯合生活方式干預在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達......
近日,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擬中選結果公布,部分國產仿制藥以極低價格中選,引發了廣泛關注。其中,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最低中標價僅為3分錢一片。與此同時,流感高發期的到來使得抗流感藥物需求激增。盡......
賽諾菲今日宣布,旗下抗CD38單抗賽可益?(艾沙妥昔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與泊馬度胺和地塞米松聯合用藥,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治療(包括來那度胺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多......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趙黎明團隊,在殼寡糖調控糖尿病人群胰島細胞移植后胰島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為胰島細胞移植患者術后管理和日常保健提供了新的干預策略。12月18日,相關研究發表于《腸道微生物》......
隨著公眾對飲食健康的重視,“零糖”概念備受關注。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孕期及幼兒期減少糖分攝入可顯著降低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該研究通過分析20世紀50年代人群的健康數據發......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論文稱,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總數已超8億,是1990年的4倍多。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開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