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男性,38歲,農民
【主訴】
皮損6日
【現病史】
患者6日前無明顯誘因右手關節處出現1個皮損,無明顯皮膚瘙癢,無發熱,無頭痛咽痛、無咳嗽流涕,食欲下降,無惡心嘔吐,水皰疹增大,破潰,腫脹,為求進一步診治,今來我院門診查以“皮疹待查”收入院,發病以來二便正常,體重無著變。
【既往史】
有病畜接觸史,否認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等疾病病史,否認藥物過敏史,否認輸血史,闌尾炎手術史。
【查體】
體溫:37℃,脈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48/92mmHg。意識清,精神狀態尚可,左拇指關節處一個皰疹,有破潰滲出,咽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頸軟,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無干濕啰音,心律整,腹軟,雙下肢無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輔助檢查】
尿蛋白+-g/L,凝血酶原時間12.23S,國際標準化比值0.99,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49.00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63.00U/L,γ-谷氨酰轉肽酶114.00U/L,乳酸脫氫酶268.00U/L,總蛋白63.00g/L,白蛋白37.00g/L,白細胞8.92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5.6810^9/L,淋巴細胞計數1.9510^9/L,超敏C反應蛋白>5.0mg/L,C反應蛋白6.4mg/L,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乙肝核心抗體陽性,乙肝e抗原陽性,血培養及分泌物細菌涂片陰性
【初步診斷】
皮疹待查
【鑒別診斷】
1.藥疹:有明確服藥史,皮疹呈多樣性全身性分布,無卡他癥明顯,該患者可外。2.皮膚炭疽:有病畜接觸史,當地有皮膚炭疽患者,皮損,可有大量滲出性皰疹,皮損處有黑痂,一過性淋巴結腫大,需除外。
【診療經過】
左氧氟沙星,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抗炎治療,復方甘草酸單銨S降酶治療
【臨床診斷】
皮膚炭疽,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
【病例分析】
炭疽是由炭疽桿菌所致,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人因接觸病畜及其產品及食用病畜的肉類而發生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癥癥狀,偶可引致肺、腸和腦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發敗血癥。青霉素治療最有效,嚴禁擠壓,不宜切開引流。皮膚炭疽的預防工作非常重要,如對患病動物尸體焚毀,污染物品必須及時消毒。患者隔離治療。
病例來源:愛愛醫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科學家已經有力證明了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癥與皮膚損傷有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早出現衰老跡象的器官之一。皮膚是人體的屏障,也與機體進行著深層互動與交流。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可......
墨爾本大學的LauraMackay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控制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不同機制,并發現通過精確地針對這些機制,他們可以選擇性地消除“有問題的細胞”,重塑皮膚的免疫格局。我們的皮膚上布滿了專門......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聯合日本本田公司,開發出一種智能、可拉伸且高度靈敏的新型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觸感柔軟,就像人類的皮膚一樣,這有助于使人機互動更安全、更逼真,為機器人和假肢的廣泛應用打開了大門。......
俄羅斯科學家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種無需侵入人體即可檢測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研究人員稱,通過激光照射皮膚進行診斷將成為現有侵入性方法的理想替代。相關研究發表在《生物光子學雜志》上。薩馬拉國立科羅廖夫大學科研......
皮膚作為我們身體最外層的保護屏障,承受了時間的考驗和生活的痕跡。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不可避免地經歷一系列變化,如失去彈性、干燥和色斑等。皮膚衰老是一個復雜而多樣化的過程,受到遺傳、環境和內外因素的共同......
西班牙科學家在6月8日出版的《自然·衰老》雜志上刊發論文稱,IL-17蛋白是導致皮膚老化的關鍵因素,其參與和衰老相關的各種活動,阻斷這種蛋白的功能可減緩與皮膚老化相關的各種癥狀的出現。這一發現為治療某......
斯坦福大學Bao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電子皮膚,可以模仿觸摸的感覺。一些人稱之為"電子皮膚",它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得到了詳細介紹。這種皮膚令人感興趣,因為它不......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一直是人類探索的熱點話題,如何讓機器人更像人類,不僅在外形上,還要在功能上,是許多科學家的追求。近日,劍橋大學的仿生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就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他們研發了一種基于水凝膠的......
世界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我們周圍潛伏著各種危險,如細菌、病毒、事故和傷害。我們的皮膚就像最終的盾牌,提供了一個堅定的防御,以抵御這些威脅。它作為內部和外部環境的邊界,是身體中最大的器官,幾乎無縫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