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2-31 17:57 原文鏈接: “國字頭”高校:力爭進“雙一流”!

    12月28日,中國民航大學召開學科建設工作會。會上再次明確,力爭進入“雙一流”高校行列。

    12月28日,中國民航大學學科建設工作會在北區禮堂召開,校黨委書記曹勝利、校長丁水汀,副校長白杰、楊虎、吳仁彪,校黨委副書記趙洪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徐政華,校黨委常委葛維建,校長助理楊新湦、王志強出席。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院長、學科(方向)負責人、藍天高水平人才、四A級崗(含)以上教師、各學院學科與師資辦主任參加。吳仁彪主持。

    大會以“構建‘五飛’格局·促進‘一流’發展”為主題,設置1場主報告,9場分報告。

    曹勝利在講話中強調,一要加強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將黨的領導融入學科建設全局。高揚黨的旗幟,堅持正確辦學方向,深化理解和認識,推進黨建工作深入開展,特別是加強在學校發展建設中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與業務工作、學科建設工作有機融合發展,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學科建設。二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學科建設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強校之基、學科建設是興校之源。學科建設是系統性工程,是平臺和載體,本質是立德樹人、人才培養。要發揮學科交叉融合催化劑作用,瞄準科技發展前沿和民航關鍵領域,促進學科跨界融合,探索“民航專業+人工智能”“民航專業+數據”,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打造民航戰略科技力量。三要緊密圍繞智慧民航主線,明確學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兩業”融合背景下,要立足民航特色辦學,緊貼行業需求、解決行業問題、服務行業發展、提升行業影響力。聚焦智慧民航的運行場景,突出行業特色。四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增強學科建設的源動力。扎根中國大地辦出中國特色,圍繞學科引領、特色發展、創新驅動、開放辦學戰略,強化基礎學科、戰略學科研究,解決“卡脖子”問題。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全力打造東麗校區本部為基地的人才高地,以大興科創基地為基礎打造人才特區。五要堅持攻堅克難和艱苦奮斗,努力打造學科高峰,構筑學科高原。立足學科建設,合理配置資源,促進高質量發展。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實干,艱苦奮斗,力爭進入“雙一流”高校行列。

    丁水汀做大會主報告,他指出,處于重要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民航業,迎來民航運輸業和航空制造業“兩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民航運輸業進入自主裝備導入期、領先創新起步期、戰略對手遏制期“三期疊加”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航空制造業進入了由“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的快速發展期。“兩業”共謀、共建、共享、共贏,以“五飛并舉”服務“兩業融合”,大學唯有“超前探索、領先創新、夯實基礎、支撐發展”才能發揮好一流大學的作用。

    丁水汀強調,中國民航大學首先要優化提升學科生態內涵,支撐“五飛”新格局。建立起“一體兩翼三支撐”學科體系,構建“頂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交叉理學、特色文管”民航頂尖學科生態體系。“研飛”主要回答“如何設計賦予、如何制造實現、如何驗證表明、如何局方確認、如何維護保持”,“能飛”的任務是要鍛造學科發展的“硬實力”,“助飛”和“護飛”是指“研飛”成果分別向航空制造業、民航運輸業全產業鏈環節轉化的能力,“會飛”是要提升高端飛行人才的培養能力。其次,戰略布局科學研究新架構,形成“五飛”新平臺。以“守安全基線、踐智慧主線、破負碳高線、追質效極限”為科學研究戰略,全面打造“五縱一橫一園一院”的科教發展新格局。第三,打造分類卓越新雁陣,形成“五飛”新動力。將人才存量做優、增量做強,系統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三個若干”人才隊伍,突出評價“五飛”的貢獻,實施分類卓越評價方法,提供條件保障,助力形成民航強國建設的人才生力軍。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航空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院、法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分別圍繞“頂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信息和控制”“精品信息——計算機”“交叉理學”“特色文管——法學”“特色文管——經管”“特色文管——外語”作會議分報告。

    吳仁彪表示,要抓好高校工作八個維度,即特色看學科、水平看專業、實力看老師、質量看學生、形象看生態、動能看改革、發展看班子、根本看黨建,聚焦人才培養,基于事實型數據做好分析研判,推進學科建設。各學院要狠抓落實,認真學習學科建設工作會精神,完善落實方案,補齊短板,努力開創學科建設工作新局面,為學校早日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學而共同奮斗。

    據悉,2021年5月,學校發布《中國民航大學“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學校“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序列”的奮斗目標,明確學科建設任務指標。學科建設工作會旨在按照“一二三四四五”總體工作思路,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凝聚發展共識,貫徹落實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制定的“學科引領戰略”,推動學校“十四五”規劃任務順利完成。


    相關文章

    大學生借AI寫論文泛濫高校紛紛立規“扶正”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熱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學生們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已越發普遍,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借助AI工具讓論文撰寫方便了很多。但在調查......

    人大常委會:民用航空法草案提請修訂

    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24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旨在維護國家的領空主權和民用航空權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動安全、有序進行,保護民用航空活動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民用航空事業高質量......

    從“書架”走上“生產線”高校科研成果如何落地生“金”?

    “盾構機”是隧道挖掘的關鍵設備,曾被國外壟斷多年,每臺的美元售價曾達到以“億”為單位計算的級別。多年來,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持續攻關,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成功造出了國產盾構機,售價也降到了每臺不到......

    長三角高校分析測試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

    12月12日,長三角高校分析測試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南京農業大學現代農業分析測試中心揭牌儀式舉行。論壇主旨報告環節,科技部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中心主任劉瑞就如何推進儀器開放共享進行深入解讀,提出了具體......

    高校專業調整忌“新瓶裝舊酒”

    近段時間,國內多所高校迎來新一輪專業調整潮。有些學生無意間成了所學專業的“絕版畢業生”,有些則成為新增專業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此輪調整中,“智能+傳統工科”成為新設專業的典型模式,催生了數字經濟、......

    1818萬!武漢輕工大學2024年11(至)11月政府采購意向

    武漢輕工大學2024年11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告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武漢輕工大學企業信息2024年1......

    全國已有超50%碩士和80%博士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逐步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國務院關于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2016年以來,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以下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培養了全國超過......

    關注!兩所高校擬更名為大學

    11月4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公示:同意將安徽科技學院更名安徽科技工程大學、皖南醫學院更名皖南醫科大學報請省政府向教育部申報。安徽科技學院安徽科技學院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

    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工作將升級

    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利用、面向高校師生開設知識產權基礎與實務課程、探索建立高校知識產權檔案庫……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近日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工作指引》,旨在推動知識產權與教育......

    7所高校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主打培養復合型人才

    10月10日,北京市教委公示2024年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名單,7所高校申報的本科和碩士聯合培養項目上榜。此次高校合作辦學大多聚焦新工科、新農科等專業方向,主打培養復合型人才。7所高校申報的中外合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