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甘肅省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蔡立群教授團隊在生物質炭和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期刊《清潔生產雜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目前,有關生物炭和葉面硒肥在單獨調節重金屬鎘(Cd)脅迫條件下植物生長以及Cd吸收累積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已經被一些研究證實,但是它們在土壤鎘污染修復治理中的組合效應及其機理并不十分明確。針對這一問題,該研究采用盆栽試驗模擬Cd污染土壤的方式,以生菜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Cd脅迫下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與不同濃度的葉面硒肥及二者組合施用對生菜Cd富集特征、生菜生理生長及對土壤pH、有機碳含量和Cd形態變化的影響,旨在為Cd污染土壤的修復利用及生菜安全生產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據,并為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的安全種植的最佳配施方案篩選提供理論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添加生物質炭和噴施適宜濃度的葉面硒肥均可阻控生菜對Cd的吸收累積,且二者的組合施用具有疊加效應,會進一步減少生菜對各Cd的吸收累積并達到“富硒降鎘”效果;但最佳配伍的組合方案需要根據土壤實際的Cd污染情況來確定;這為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種植安全高品質生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近年來土壤重金屬污染備受人們關注,尤其農田土壤中的Cd通過食物鏈嚴重威脅人體健康。該團隊近年來圍繞生物質炭在農田土壤改良、緩解溫室效應和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
本研究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博士科研啟動基金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30267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鄧琦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驥合作,研究揭示了土壤碳分解酶對氮添加響應的菌根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oftheTotal......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區域發展與循環農業團隊在土壤碳循環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大尺度上證明土壤微生物CUE(碳利用效率)對溫度變化的線性響應,該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CUE是土壤微生物......
新版中國藥典四部指導原則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中對中藥材種的鉛、砷、鎘、汞、銅的一致性限量指導值進行比對和風險評估,以及完善砷、汞形態價態測定法尤其需要關注烏藥、射手、巴戟天、青蒿......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6月1日起,首個關于快遞包裝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含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實施。據了解,《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