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和《環境技術與創新》。
論文第一作者孫碩表示,環境中的有毒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食物鏈,并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例如鎘過量攝入引起骨脆性或腎損傷,鉛會導致腎、腦中毒(神經膠質瘤)等。某些特定膳食補充劑(維生素族、抗氧化劑、礦質元素)具有緩解重金屬脅迫和毒性的作用,但其對腸道過程中降低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影響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探索飲食干預對重金屬的吸收、轉運和積累的影響因素及其調控機制對減輕或預防鎘和鉛對人體的毒性和危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研究人員研究了多種抗氧化劑和礦質元素對模擬胃腸和小鼠中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抑制作用,發現添加蜂膠及其提取物顯著降低了糙米中鉛的生物有效性(p<0.05);中劑量原花青素對糙米和精米中鎘的生物可給性和生物有效性均有顯著的降低作用(達76%)。同時發現糙米中鉛的生物可給性和生物有效性的下降與鐵含量顯著負相關。蜂膠提取物和原花青素能有效降低小鼠肝臟中H2O2含量、MDA水平,恢復還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p<0.05),說明它們對減輕體內Pb、Cd的氧化損傷有一定作用。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莊萍表示,該研究證實抗氧化劑能更好地抑制重金屬的生物利用度,蜂膠及其提取物和原花青素等可能是干預人體鉛和鎘暴露的替代膳食補充劑。
此外,原花青素、金屬硫蛋白和葡萄糖酸鋅顯著降低模擬胃腸消化和Caco-2細胞中Cd生物有效性,分別降低了60.5%、82.5%和73%,有效降低鎘的跨膜轉運,并增強了跨膜電阻,表明這些補充劑對鎘誘導的屏障功能障礙具有保護作用。轉錄組學結果顯示膳食補充劑下調了相關基因的表達,揭示了這些成分可以調節與膳食鎘毒性和吸收相關的特定途徑基因的表達,如凋亡途徑、抗氧化相關途徑和礦物質吸收途徑。多食用富含原花青素和鋅的果蔬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經口攝入鎘的負面影響。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新版中國藥典四部指導原則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中對中藥材種的鉛、砷、鎘、汞、銅的一致性限量指導值進行比對和風險評估,以及完善砷、汞形態價態測定法尤其需要關注烏藥、射手、巴戟天、青蒿......
6月1日起,首個關于快遞包裝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含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實施。據了解,《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明確......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污染生物治理團隊在市政污泥的重金屬原位修復研究中獲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期刊《有害物質雜志》上。市政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50......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4年第一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16號〕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769478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現將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第1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通告如下:本期通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6大類食品566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紐約-瑞典樣本收集公司Capitainer在周四宣布,它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670萬歐元(720萬美元,約折合RMB5179萬)。這輪融資由WeVentureCapital領投,Werfen的企業投資部......
近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