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近日發布2021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河南特大暴雨災害、江蘇南通等地風雹災害、青海瑪多7.4級地震在列。
2021年,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復雜嚴峻,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食和儲備局、林草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對2021年全國重大自然災害事件會商核定,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如下:
一、7月中下旬河南特大暴雨災害
7月17日–23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過程降雨量223毫米,有285個站超過500毫米;有20個國家級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其中,鄭州、新密、嵩山站均超其歷史日極值1倍以上,鄭州氣象觀測站最大小時降雨量(20日16–17時,201.9毫米)突破我國大陸有記錄以來小時降雨量歷史極值。多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鄭州、新鄉、鶴壁等多地遭受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受災范圍廣、災害損失重、社會關注度高。災害造成全省16市150個縣(市、區)1478.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398人,緊急轉移安置149萬人;倒塌房屋3.9萬間,嚴重損壞17.1萬間,一般損壞61.6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87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00.6億元。
二、黃河中下游嚴重秋汛
2021年入秋后,冷暖空氣在黃河中游持續猛烈交匯、帶來連續降雨,黃河流域9月份平均降水量179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造成黃河中下游發生1949年以來最大秋汛,中游干流9天時間連續發生3次編號洪水,支流洛河、汾河水位或流量超歷史實測記錄,黃河中下游河道高水位、大流量行洪持續同期一個月,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省局地洪澇災害嚴重,造成4省32市232個縣(市、區)666.8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41人,緊急轉移安置46.7萬人;倒塌房屋4.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17.5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98.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53.4億元。
三、7月中下旬山西暴雨洪澇災害
7月10日–23日,山西省先后出現10日–11日、18日–23日兩輪強降雨天氣過程,間隔時間短、累計雨量大,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晉城、忻州、長治等10市47個縣(市、區)61.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35人,緊急轉移安置7.4萬人;倒塌房屋2.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5.7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5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8億元。
四、8月上中旬湖北暴雨洪澇災害
8月8日–15日,湖北省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其中,11日–12日湖北襄陽和隨州出現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最大日雨量為隨縣柳林519毫米,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隨州、襄陽、孝感、黃岡等11市(州)58個縣(市、區)和神農架林區158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8人,緊急轉移安置5.7萬人;倒塌房屋11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1.7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26.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1.2億元。
五、4月30日江蘇南通等地風雹災害
4月30日,江蘇沿江及以北大部地區遭受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南通沿海局地風力達13–15級,最大風速達47.9米/秒(15級),多地大風觀測突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引發嚴重風雹災害,造成南通、泰州、淮安等8市36個縣(市、區)2.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28人,緊急轉移安置3100余人;倒塌房屋397間,不同程度損壞1.3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
六、8月中下旬陜西暴雨洪澇災害
8月19日–25日,陜西省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其中,陜南地區暴雨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累計雨量大、局地降水強度強,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西安、漢中、安康、商洛等9市49個縣(市、區)107.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21人,緊急轉移安置9.9萬人;倒塌房屋27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2.4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6.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1.8億元。
七、11月上旬東北華北局地雪災
11月4日–9日,我國大部地區出現寒潮天氣過程,降溫幅度大、雨雪范圍廣、極端性強,綜合強度指數為1961年以來第四強,降溫幅度超過16℃的國土面積達101萬平方公里,華北、東北等地普降暴雪或大暴雪,局地出現特大暴雪,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局地雪情較重。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9省(區、市)35.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7人(建筑物、樹木倒壓所致),農作物受災面積19.3千公頃,大量農業大棚、牲畜棚舍、簡易工業廠房倒損,直接經濟損失69.4億元。
八、云南漾濞6.4級地震
5月21日21時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縣(北緯25.67度,東經99.87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此后發生多次5級以上余震。地震造成大理、臨滄2市(州)13個縣(市)16.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人,緊急轉移安置2.8萬人,倒塌房屋1854間,嚴重損壞1.9萬間,一般損壞7.5萬間,交通、道路、市政、教育等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33.2億元。
九、2021年第6號臺風“煙花”
2021第6號臺風“煙花”于7月25日12時30分前后,在浙江舟山普陀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38米/秒),26日9點50分在浙江平湖市沿海以強熱帶風暴級(10級)再次登陸,30日晚8時停止編號。“煙花”具有移動速度慢、陸上滯留時間長、風雨強度大、影響范圍廣等特點,造成浙江、上海、江蘇等8省(區、市)40市230個縣(市、區、旗)482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43萬人;倒塌房屋5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8300余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58.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2億元。
十、青海瑪多7.4級地震
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大威脅。探討兩者之間的互作過程和聯合風險,對制定外來種防控和本土種保護策略至為關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氣候變化不僅僅指平均溫度或降水的改變。近年來,頻次和強度......
在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背景下,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氣象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9月2日,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高峰論壇之一的第二屆國際氣象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針對京津冀等地及東北地區嚴重暴雨洪澇災害,8月6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再次緊急預撥3.5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京津冀等地及黑龍江、吉林7省(市)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由地方統籌用于排危除險、應急搶......
或許很少有人像雷切爾·貝茲納·克爾(RachelBeznerKerr)一樣,在今年如此頻繁地感受著極端天氣事件的殘酷。克爾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名社會學家,在非洲馬拉維的農業社區中工作。今年春天,馬拉維......
“氣候危機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國際經濟商業網站17日這樣擔憂地稱。據報道,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正考慮禁止絕大多數大米的出口。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日前宣布該國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與......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高溫和強降雨天氣。持續的極端天氣,不僅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也對能源保供形成挑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未雨綢繆,精心準備,提前應對各種氣象災害。夏季是極端天氣多發季節,今年更是不同尋常。當......
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林草局等部門和單位召開會商會,對7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綜合分析認為,我國七大江河流域將全面進入主汛期......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氣象局、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對2023年5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5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干旱災害為主,低溫冷凍和雪災、地震、地質災害、沙塵暴......
自然災害可以在一個地區造成破壞,導致構成生態系統的物種突然被摧毀。這種情況發生的方式會大大影響恢復過程。例如,火災將景觀化為灰燼,而熱浪則創造了大量的木質殘骸。同樣地,風暴潮和珊瑚白化在海底造成了嚴重......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如熱浪、強降水、干旱等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2021年6月底至7月初,一場強勁的熱浪席卷北美西海岸,造成部分地區溫度相比于常年同期高出16-20℃。“熱穹頂”是此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