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1-26 16:49 原文鏈接: 氫能企業融資渠道越來越寬

    1月12日,證監會披露了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華通”)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著億華通取得“小路條”,可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氫能概念持續受到資本青睞。以億華通為代表,近年來,包括驥翀氫能、國電投氫能公司等在內的氫能企業,融資力度與融資規模均在不斷擴大。

    尋求融資機會

    億華通作為“氫能第一股”,一直都是氫燃料電池板塊最熱門的股票之一。早在2021年8月,億華通就已啟動赴港上市計劃。2021年8月30日,億華通發布公告稱,正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相關事項,打通“A+H”雙融資平臺。

    經濟學專家宋清輝介紹:“‘A+H’股可以給企業帶來積極影響。公司通過兩次上市,可以構建兩個融資平臺,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資本市場的疊加優勢。一方面體現了企業實力,另一方面是后續融資不會受制于單一市場的規則及限制,拓展了公司的后續融資渠道。”

    “億華通選擇赴港上市,不僅是融資渠道的拓寬,更是助推中國氫能企業走向國際,讓國際市場了解中國氫能,也意味著我國氫能企業開始具備讓國際市場檢驗燃料電池技術的勇氣。”資深從業者鄭賢玲稱。

    除了億華通,其它氫能企業也在陸續尋求更多融資機會。1月,氫燃料電池電堆解決方案供應商上海驥翀氫能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研發能力建設、產能建設、團隊擴充及產品批量應用等。2021年12月,國家電投氫能公司A+輪增資項目共引入16家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10.8億元。同年10月,大功率氫燃料電池電堆公司上海氫晨科技也完成新一輪A+輪融資,融資超2.5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燃料電池產業鏈超過20家企業獲得資本支持,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

    助力技術創新

    根據2021年氫能企業融資情況可以看出,其融資金額上漲顯著,數家氫能企業已步入億元融資時代。

    國內燃料電池產業鏈整體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卻不斷迎來大筆資金涌入,氫能魅力何在?清極能源董事長錢偉認為:“現階段,氫能企業的融資節奏加快,且單筆融資規模加大,這一趨勢與整個氫能行業的發展進程有關,一方面,各地政府對氫能行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另一方面,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深度脫碳也讓氫能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十四五”規劃中,氫能作為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首次在“五年規劃”中被提及,氫能與儲能被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與此同時,除了道路交通,氫的身影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工業等亟待深度脫碳的領域。受此影響,氫能概念不斷升溫,數據顯示,2021年,同花順氫能源指數漲幅達到79%,遠高于同期上證、深證指數漲幅,是A股的熱門概念之一,也催生出多只漲幅翻倍的龍頭股。

    鄭賢玲認為,科學家、企業家、資本家是燃料電池企業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必不可少的要素,科技成果資本化將使創新機制更加高效。我國資本市場從主板到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發展的過程也是科研創新機制的建設過程,正是這個機制推動了中國企業更多的創新。

    需進一步提升市場化程度

    盡管融資步伐加快,氫能企業仍苦于燃料電池應用規模偏小、研發投入巨大等導致的企業持續虧損問題。以億華通為例,根據億華通2021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4億元,但凈利潤虧損達7203.11萬元,陷入業績持續虧損狀態。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氫能分會會長魏鎖表示,對比國際,我國氫能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總體發展速度較快,但目前在核心部件及材料、批量化能力以及技術迭代升級方面尚顯不足。

    “新興產業發展初期仍面臨多重瓶頸,政府支持尤為關鍵,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鄭賢玲說。

    宋清輝則表示,對于氫能企業而言,在不斷尋求市場、政策利好的同時,應以技術為主導、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提升市場化程度,將企業打造成氫能行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相關文章

    安徽阜陽多措并舉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

    一是加強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建立完善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現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約70家。在再生鉛領域,擁有華鉑科技、天能電池、駱駝再生......

    中國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引領者英柏生物完成PreA輪融資

    近日,中國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技術平臺引領者英柏生物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壇資本投資,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助力英柏生物的商業化裝機、量產、市場推廣與銷售,......

    華儀寧創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加速質譜高端研發

    動脈網近日獲悉,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儀寧創”)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橡櫟投資所參與的生命健康基金獨家投資。本輪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加大國產質譜高端儀器的創新研發。華儀......

    新能源領域投資需要更多的耐心

    新能源賽道目前整體發展處于早期階段,投資界認為今年將是新能源行業非常火熱的一年。那么,投資人最關注的新能源賽道有哪些?哪些新能源企業或者賽道可能會最快走向成熟呢?“綠色技術”從概念到落地凱旋創投201......

    氫技術創新轉向低排放歐盟和日本專利領先

    歐洲專利局、國際能源署10日聯合發布氫技術相關專利研究報告,指出氫技術創新正轉向低排放解決方案,歐盟和日本的氫專利申請處于領先地位。該報告以國際專利族的形式概述2011年至2020年間氫技術主要趨勢。......

    《自然》在線發表南開新能源團隊科研成果

    12月22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研究員袁明鑒、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研人員合作,圍繞高性能半導體量子點固體合成中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通過表面有機配體化學結構理性設計,發展了......

    CARM巨噬細胞平臺型公司元邁細胞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隨著免疫細胞療法不斷進化升級,繼CAR-T和CAR-NK之后,下一代細胞治療新星CAR-巨噬細胞(CAR-M/CAR-Macrophage)因其在實體瘤領域的天然優勢,治療前景愈發受到重視,該領域國內......

    大連化物所揭示碳化鉬催化材料的結構演化過程

    近日,大連化物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DNL1905組)孫劍研究員、俞佳楓副研究員團隊與我所電鏡技術研究組(DNL2002組)劉岳峰副研究員、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Grunwaldt教授等合作......

    工信部: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投融資規模漲幅超100%

    近年來,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加速發展,投融資信心和活躍度進入一輪新高潮。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領域投融資規模漲幅超過100%;相關企業已經超過1萬家。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

    安徽省科技廳召開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座談會

    為推動安徽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10月10日下午,安徽省科技廳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座談會。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出席會議并講話,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外國專家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