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肌腱斷裂是一種罕見且機制復雜的疾病,其中雙側股四頭肌腱同時斷裂更少見,一般并發于各種慢性代謝疾病。由于沒有明確外傷誘因,自發性股四頭肌斷裂容易漏診,臨床診療中易忽略患者系統性疾病或在服藥物對肌腱斷裂的影響,影響療效和預后。2016年10月,我們收治1例腎功能衰竭伴自發性雙側股四頭肌腱斷裂患者。報告如下。
病例介紹
患者 男,26歲。因交通事故致雙膝腫痛伴活動受限13d入院。患者腎病綜合征6年,于外院規律血液透析治療,入院時未應用糖皮質激素。入院體檢:體質量指數為29.07kg/m2。雙側膝關節腫脹明顯,浮髕試驗陽性;雙側髕骨上方明顯凹陷及空虛感,可探及髕骨上極深面,膝關節不能主動伸直。MRI檢查示雙側股四頭肌腱均于髕骨止點完全斷裂分離,髕上囊、膝關節腔內積液(圖1)。入院后第1天行雙膝支具固定,定期血液透析,每周3次;完善相關術前檢查,血紅蛋白98g/L、尿素12.31mmol/L、血肌酐806μmol/L、磷3.12mmol/L、鈣2.80mmol/L。第9天行雙側股四頭肌肌腱斷裂修復及同種異體肌腱加強術。術中見雙膝斷端組織呈暗褐色,血運差,呈慢性炎性浸潤表現,腱纖維稀疏、質地脆,髕骨上極表面光滑。股四頭肌肌腱于髕骨附著處橫行斷裂,斷端攣縮,撕裂向股四頭肌擴張部兩側延伸。先行左膝股四頭肌腱修復術,修整肌腱斷端,處理髕骨上極骨床,磨鉆新鮮化肌腱附著處,縱向植入3枚帶線錨釘,縫合修復股四頭肌肌腱斷端,于髕骨錨釘下方打一隧道,取同種異體肌腱(北京鑫康辰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穿過隧道,近端穿過股四頭肌肌腱,并使用不可吸收線環形加強縫合。檢查膝關節活動度,穩定性可。同法修復右膝股四頭肌腱。
術后控制輸液量,定期行血液透析,觀察下肢皮膚和血運情況。雙膝切口均Ⅰ期愈合。雙下肢支具固定1個月,術后當日囑患者開始主動足趾和踝關節訓練;術后第2周開始0~30°被動活動膝關節,并逐漸增大膝關節屈曲度,以不引起疼痛或不適為度;第3周膝關節被動屈曲達60°,第4周達90°,并開始行股四頭肌主動收縮功能鍛煉,第6~8周達120°。術后3個月膝關節主、被動屈伸達正常,可在助行器輔助下下地行走。患者獲隨訪24個月。術后6個月時即恢復正常行走及上下樓梯,雙膝關節伸屈活動度0~130°,雙側股四頭肌肌力5級;X線復查內固定在位。見圖2。
討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長期血液透析容易并發骨性營養不良和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繼發性甲狀旁腺亢進會導致鈣丟失,而肌腱止點處骨質丟失和脆性增加又進一步導致骨-腱聯合牢度降低,累及的微小撕脫性骨折最終造成肌腱斷裂。除已經證實類固醇、氟喹諾酮類和貝特類藥物與肌腱斷裂密切相關外,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也有導致自發性股四頭肌腱斷裂的風險。股四頭肌腱斷裂后,體格檢查示髕上囊空虛感,主動伸膝障礙,完全斷裂患者無法完成直腿抬高動作。MRI是最有價值的診斷方法,可以明確損傷部位及性質。B超診斷更經濟、方便,但是依賴于操作人員技術及經驗。手術治療肌腱斷裂臨床效果好,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治療目標是恢復股四頭肌腱的連續性和生理長度,必要時予以加強修復。
本例患者肌腱斷端較為寬大,且體形肥胖,伸膝裝置負荷大,加之患者年紀較輕,為了獲得更好的修復效果和更久的耐用性,我們選擇3枚帶線錨釘及韌帶加強修復雙膝股四頭肌腱。為減少手術創傷和術后康復時間,依從患者及家屬意愿,選擇了同種異體肌腱修復。股四頭肌腱斷裂手術常規采用不可吸收縫線縫合固定,當張力較大時需要減張保護。本例患者在上述固定方法的基礎上,又采用了異體肌腱進行了加強縫合,可避免減張。術后當日即開始漸進性功能鍛煉。患者經24個月隨訪,恢復正常行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