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亞2月24日電 (記者 尹海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長唐浩23日在三亞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生物育種專區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入試運行,目前已有10家單位入駐。這是我國第一個生物育種專區。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啟動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
唐浩介紹說,生物育種專區是《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年)》里的一個重大項目。項目從2018年開始立項,一期工程2021年10月基本建成投入試運行,目前有10家單位辦理了入駐,使用面積達到了1194畝左右,成為我國種業創新的國家重器。目前進駐的單位包括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涵蓋大學、研究單位、企業,以企業為主。生物育種專區的建成投入使用,將為我國種業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年)》2015年出臺。唐浩說,目前這個南繁十年規劃已經過了7年,相關建設任務按照規劃有條不紊地推進,達到理想的效果。劃定了26.8萬畝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其中5.3萬畝核心區(包括5000畝生物育種專區),為南繁育種提供耕地保證;已完成24萬多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并推動相關水利設施建設,基礎條件大大提升,為南繁科研育種提供了基本保障;基本建成了配套的綜合服務區。
最新信息顯示,在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中,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獲超億元經費資助。8月28日,上海交......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傳染病的生態學與演進”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指南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雙邊合作協議,以及與英國國家科......
本報訊(記者劉蘇雅)今天,國家科技傳播中心系列展覽正式開放預約參觀。中心現設有中華科技文明展、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展、“郵票與科技”主題展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主題展覽。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位于奧林匹克公......
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首條外送特高壓直流工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及汨羅抽水蓄能電站11日同步舉行開工儀式。兩項工程投產后,寧夏電力外送規模將超......
從“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升空,到“人造太陽”等大科學裝置熠熠生輝;從“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從享譽全國的制造業基地,到生機勃勃的科創高地……今天,當人們聊起安徽省合肥市......
5月6日,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中科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對該園申報的《中科院科學家精神基地申報方案》進行了審核,認為該基地基本符合建設條件,批復同意基地掛牌“中科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示范......
新信息時代的國家體系,已經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一種龐大地域范圍的極具多樣性的松散結構。至少在數據層面,新信息技術已經極大地增加了國家宏觀數據治理能力。在主權范圍內的一切數據都變成可以訪問和管理的東西。甚......
美國明尼蘇達雙城大學研究人員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聯合團隊開發了一種制造自旋電子器件的突破性工藝,該工藝有可能成為半導體芯片新的行業標準。半導體芯片是計算機、智能手機和許多其他電子產品的......
摘要:國外頂尖國家實驗室建設的主要特點包括:關鍵實驗室由國家部委直接管轄,實施實驗室主任負責制;人均研發經費較多,非競爭性經費遠多于競爭性經費;實驗室人數由研究需求決定,但總體規模效應明顯;人事管理靈......
3月1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準了這個方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引發關注,其中金融口最大的改革是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其目的不僅是要讓金融回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