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資料
患者,男,59歲,因重物砸傷致頸部疼痛、活動受限7h,于2014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在家中干活時不慎被重物砸傷頸部,當時無昏迷,即感頸部疼痛明顯、活動不利,右手掌尺側感覺發麻,其余肢體無麻木感,四肢活動好。傷后即被送至當地醫院就診,急診攝頸椎CT示:C1骨折。轉入我院以“C1骨折”收入骨科。查體:C1~2棘間壓痛,頸部活動受限,四肢肌力Ⅴ級,右手掌尺側感覺減退,余肢體感覺正常。頸椎CT提示:C1前弓骨折。入院后仔細閱片發現患者存在先天性齒狀突畸形(游離小體),且游離小體與寰椎前弓無間隙,已骨性融合(異位游離小體),見圖1。完善相關檢查后行頭頸胸護具保守治療。
討論
齒狀突發育畸形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Greenberg將齒狀突畸形分為5型,本例患者屬于1型(游離小體)。我們測定在過伸過屈位下寰椎相對樞椎椎體后緣無明顯移位改變。齒狀突游離小體的存在會導致寰樞關節不穩或脫位,常表現為枕頸區疼痛,頸部僵硬、活動受限,斜頸,頭暈,四肢麻木、無力等,無特有的臨床癥狀,因此容易誤診、漏診。
Sankaretal認為枕頸部疼痛、寰樞椎不穩和有持續的脊髓神經癥狀是手術的指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