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1-10 08:04 原文鏈接: 專家:魚翅營養不如牛奶


      專家稱魚翅的鉛、汞嚴重超標,營養還不如牛奶和雞蛋。

      但已責令26噸無完整進貨單據魚翅下架

      新華社發文稱更該清算假魚翅背后的腐敗和陋習

      年關將至,央視曝光了北京、南京等地飯店用合成魚翅制售魚翅羹欺騙消費者,消息令廣州最大的海貨市場一德路震動。連續兩日,廣州市工商局赴一德路檢查仿魚翅,下架停售無完整進貨單據的26噸魚翅。而廣州市食藥監局也部署查處餐飲單位。面對魚翅事件,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協會跳出來喊冤,稱媒體曝光的是仿翅并非假翅,屬于酒樓欺騙行為,并非銷售環節的問題。

      另一方面,魚翅業備受質疑卻是不爭的事實。魚翅何去何從,老廣的習慣會否因此改變,成為坊間熱議話題。

      一仿魚翅標簽不合法被扣押

      前日,央視曝光了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著名飯店用人工合成魚翅冒充真魚翅賣給消費者。新快報記者隨即到一德路幾個大型海產品干貨市場走訪,并未發現 “魚翅精”。(昨日新快報A06版)昨日,仿翅、魚翅精事件持續升溫。工商部門、各路媒體記者紛紛來到一德路,繼續究根問底。

      越秀工商分局立即啟動市場監管體系中的食品安全應急響應機制,部署開展對全國有名的魚翅集散地一德路海味市場的清查整頓專項行動。檢查一德路海味商戶 1071戶,重點檢查產品標簽標識和索證索票情況。執法人員發現在147戶魚翅經營業戶中,有6戶銷售仿真魚翅風味粉絲,屬于準許進入流通環節的食品。針對越秀區海珠南路68號嘉潤海味干果交易市場第25鋪銷售的“鳳散”牌仿真魚翅風味粉絲標簽不合法的行為,已依法扣押涉案商品,進一步調查。

      據了解,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協會已采取措施要求其會員自覺停售該類商品,以免為不法食肆利用,牟取非法利益。對此,越秀工商分局執法人員對一德路海味市場周邊的調味品店進行了地毯式清查。一德路市場經營調味品店的業戶共有15戶,經查,未發現有標明“魚翅精”的調味產品。

      26噸魚翅無完整進貨單據下架

      目前,工商部門在一德路市場暫未發現用其他材質冒充魚翅進行銷售的行為。檢查中,工商部門發現部分魚翅經營業戶索證索票不齊備,已當即督促該類經營業戶將魚翅下架,待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后方可銷售。截至1月9日16時,工商部門共檢查一德路市場等魚翅經營業戶147家,尚未發現以假充真銷售的情況;對 145家經營者銷售的無完整進貨單據的26181.5公斤魚翅已責令下架停售,待提供相關單據方可恢復銷售。

      同時,廣州市食藥監局已部署對餐飲服務單位進行調查查處。廣州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林勇勝昨日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檢查餐飲方面進貨渠道。“采購的食材,如油鹽調料。來路都要清晰,索證索票要齊全,應是合格企業生產的產品,產品質量合格。”他同時強調,以仿真魚翅充當真魚翅賣給消費者,是一種欺詐行為,侵犯了消費者權益,嚴格講也是質量問題,也要監管。消費者有具體線索,可向食藥監局舉報。

      海味協會喊冤:是仿翅并非假翅

      工商部門跟進檢查,媒體持續關注,眾商家和海味協會坐不住了,出來喊冤。“首先要明確一樣東西,是仿翅,而不是假翅。”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協會副會長周益平重申。他認為,此次央視報道的問題根源在于酒樓欺詐消費者行為,屬酒樓購買廉價的仿翅加入“魚翅精”調制魚翅高價售賣給消費者,而并非出自市場銷售環節。但事件出現后,很多人會認為魚翅行業出了問題,出現了假魚翅。

      盡管如此,在昨日的檢查中,工商部門重申了規范魚翅市場的要求。對此周益平表示會積極應對,“我們一直在加強監管,例如我們跟農業部下屬檢測部門合作,對進出場貨物進行抽檢。”與此同時,他也承認,由于一德路的商戶100%是個體戶,魚翅產品屬于半成品,來自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各地,而且都是散裝的,沒有標簽,很難做到徹底監管。

      【營養專家】魚翅營養不如牛奶 含汞高對身體有害

      魚翅,由鯊魚鰭去除皮肉而制成,是中國傳統的奢侈食品之一。不少消費者認為,食用魚翅除了是身份的象征外,還有養顏抑癌功效。魚翅真有那么好嗎?記者就此采訪了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榮韶。“從營養學角度講,按照正常的角度,即常規的營養素,如蛋白質、微量元素等魚翅中的含量并不是很多。此外,科學松鼠會的專家蔡老師去年底舉行的中國零魚翅論壇上也明確指出,魚翅的鉛、汞嚴重超標,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研究發現魚翅營養價值還不如牛奶、雞蛋,甚至豆制品”。

      蔡老師說:“汞在人體內蓄積多了就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

      社會“拒食魚翅”倡議成效并不明顯

      “護鯊大使”姚明的公益廣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很多知名人士也發出了絕食魚翅的倡議。

      去年是“拒食魚翅”引發各種爭議的一年。年初,國內多家知名餐飲企業開始承諾拒絕銷售魚翅;國務院也明確表示,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日前,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零魚翅論壇上公布了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對北京、深圳、福州三地高級飯店展開的專項調查。調查顯示,志愿者在深圳走訪的85家星級飯店中,僅4家明確表示沒有魚翅銷售,占有效數據的5%。

      【新華時評】應監督官員公款消費魚翅

      據新華社電 一向被視為宴席中極品食物的魚翅不但有假,而且還有一條生產、銷售和消費的產業鏈!媒體曝光,讓魚翅的食客反胃,令造假者心虛。查處制假售假理所當然,給造假市場背后的腐敗和陋習來個清算更為重要。

      有關專家明言,在中國,公款消費魚翅居多。一些全國人大代表2012年就向有關部門建議,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的規定,有關部門也對此表示感謝和支持。新出臺的中央八項規定,實際上已對包括魚翅在內的大吃大喝下了禁止令。面對魚翅市場需求愈加龐大以致造假橫行的現實,何不對官員消費魚翅來個 “人民監督”,讓吃請亂辦事者現形?

    相關文章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計算生物學領域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計算生物學領域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蔡雷、陳愛華、陳輝、陳興、陳志龍、程時偉、代琦、范志寧、高棟、洪遠、黃金艷、黃瑾......

    湖南公示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項目驗收專家名單

    關于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項目驗收專家的公示根據《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驗收管理工作規范》(湘科計〔2020〕29號)有關規定,省人才協作中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湖湘青年英才”“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湘......

    2024年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復評第三批專家名單公布

    現公布第三批參加202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復評的專家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名)。科學技術進步獎萬相奎、馬騰、王傳華、卞鴻巍、尹斌傳、尹煒、鄧華鋒、毋志曉、石召華、史志華、朱文珍、鄔堂春、劉華北、劉士清、......

    保住1.2%土地就能阻止“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保護1.22%的土地將有助于拯救最瀕危的物種免于滅絕。圖片來源:《科學前沿》在《科學前沿》近期發表的一篇創新性文章中,全球科學家聯合展示了如何通過保護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來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這項計......

    天津公布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指南遴選論證專家

    關于公布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天津)項目指南第一輪遴選論證專家名單的公告各有關單位:市科技局高度重視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天津)項目指南遴選論證工作,充分依靠科學家并尊重科......

    通知│奶產業智慧實驗室人才培養研討會——蒙牛集團寧夏工廠考察實踐活動

    各理事單位、高職院校、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智慧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對于推動科研進步以及培養高素質創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面對智慧實驗室技術不斷更......

    湖南省科技廳公開征集科技成果轉化專家

    關于征集湖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專家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質量和效益,依據《湖南省科技專家庫建設與管理辦法》(湘科發〔2020〕108號)有關要求,現征集一批產......

    頂尖專家在其曾任主編的期刊上狂發抄襲文章

    文|卜金婷2022年2月,《英國運動醫學雜志》(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BJSM)撤回了其前主編、澳大利亞著名腦震蕩研究專家PaulMcCrory的一篇社論。McC......

    緊急提醒丨消毒牛奶檢測出禽流感病毒殘留物

    美國突然緊張起來。面對禽流感疫情的迅速蔓延,美國當局緊急行動。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最新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已經要求州衛生官員協助向各地農場的工人分發防護裝備,以避免感染H5N1禽流感。值得注意的是,......

    AI未來或超越最聰明的人?專家談發展如何兼顧公平

    中新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馬帥莎)到明年底或2026年,人工智能(AI)或超越“最聰明的人”,美國知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近日對人工智能的這一大膽猜想引起關注,這比他去年預測的2029年這一時間點提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