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防治措施雙管齊下
法國的藍天白云常令不少中國游客欣羨不已。但法國衛生監測所發布的公報顯示,2004年至2006年,巴黎、馬賽和里昂等9個法國城市空氣中PM 2.5年平均濃度均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的上限。為改善空氣質量,法國采取應急和長期措施雙管齊下的辦法防治空氣污染。
法國空氣質量監測協會負責監測空氣污染物濃度,向公眾提供空氣質量信息。根據空氣質量監測協會提供的數據,法國環境與能源管理局每天會在網站上發布當日與次日空氣質量指數圖,并就如何改善空氣質量提出建議。
空氣質量指數圖包括空氣中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PM 10這四種污染物的監測數據,并按污染程度將空氣質量分成1至10級。當污染物指數超標時,地方政府會立即采取應急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并向公眾提供衛生建議。
2003年夏天,由于持續高溫天氣、強烈光照和無風等原因,法國大部分地區大氣臭氧濃度持續數日超標。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這樣的環境里,老人、兒童以及一些易過敏人群容易出現皮膚刺癢、眼睛刺痛、呼吸不暢和咳嗽等癥狀。因此,法國環境部門呼吁兒童、老人以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避免一切激烈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運動。此外,政府還呼吁公眾調節生活方式,減少會導致臭氧濃度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如降低汽車行駛速度等。
除應急措施外,法國還制定了一些國家或地方層面的長期措施。法國于2010年頒布了空氣質量法令,規定了PM 2.5和PM 10的濃度上限。此外,法國政府還實施了一系列旨在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案,如減排方案、顆粒物方案、碳排放交易體系、地方空氣質量方案和大氣保護方案等。
法國公共衛生高級委員會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氣顆粒物污染報告中提出新的保護公眾健康的建議,尤其是肺病和心臟病患者、幼齡兒童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建議指出,當PM 10濃度超過每立方米80微克時,敏感人群應減少甚至避免戶外活動與激烈的體育運動,哮喘患者可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加使用吸入類藥物的次數;健康人群如果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或咽喉痛等癥狀,也應減少戶外活動與激烈的體育運動。
德國:制定長短期減排舉措
德國聯邦環境局發言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德國,如果空氣出現嚴重污染,則要首先采取應急行動。若想從根本上減少城市大氣污染,還需要從立法和管理上采取一些長效措施。
這位發言人介紹的應急措施是:首先,對某類車輛實施禁行,或者在污染嚴重區域禁止所有車輛行駛;其次,要限制或關停大型鍋爐和工業排污設備;此外,關停城市內的建筑工地也有助緩解污染。
上述舉措僅為應急措施,若想從根本上減少城市大氣污染,還需要從立法和管理上采取一些長效措施。德國的做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第一,設定機動車排放標準,各類車輛都需滿足設定的排放上限。歐盟所有成員國機動車均需符合歐盟統一標準。為了排放不超標,機動車輛需安裝微粒過濾器等尾氣清潔裝置。在德國,安裝過濾器的車主可獲得國家補貼。
第二,嚴格設立大型鍋爐和工業設施的排放標準。歐盟已統一規定了工業排放標準,出臺了《工業排放令》。同時,對小型鍋爐等供暖設備設定排放標準。
第三,設定機械設備排放標準,如工程機械等。
此外,為了減少空氣污染,還需要在行政管理上下工夫,德國有超過40個城市以及許多歐洲城市均設立了“環保區域”,只允許污染物排放少的車輛駛入。還可通過補貼和宣傳,鼓勵人們利用公共交通以及騎車出行。
美國:定期審查空氣質量監測標準
美國環保署和其他機構合作設立了“空氣質量指數”,及時在網站上更新有關地方空氣質量以及空氣污染水平是否達到威脅公眾健康的及時、易懂信息。
根據《潔凈空氣法》,環保署須定期審查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環保署根據可吸入顆粒物水平將各地的空氣質量分類,并負責監督地方政府制定執行計劃,減少該地污染物排放。
此外,美國環保署列出了一些小貼士,提示人們日常生活中“從我做起”以提高空氣質量。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電;多乘坐公共交通;避免燃燒葉子、垃圾等。
1952年12月5日的毒霧事件之后,英國政府于1956年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劃定“煙塵控制區”,區內的城鎮禁止直接燃燒煤炭。此外,還陸續關停了倫敦所有燒煤的火電廠,將其搬到城市以外的地方。
在過去50年間,由于在倫敦的家庭和工業中使用煤炭已經逐漸銷聲匿跡,交通排放成為空氣污染的最大的來源。
英國政府呼吁民眾在城市地區盡量使用小排量的汽油動力汽車以及清潔的公共交通,并對使用柴油的公交車和出租車進行升級改造。
英國環境專家、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弗蘭克?凱利教授說,北京的污染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地理位置造成的,另外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城市中既有燒煤的火電廠,路上也有太多的汽車在行駛,因此北京同時遭受著當年困擾倫敦的問題和目前困擾倫敦的雙重問題。為了提高空氣質量,當局需要逐一厘清并解決這些問題。
一項新研究發現,汽車和人類活動造成的美國洛杉磯空氣污染正因該市的植物而加劇,其中一些植物為應對高溫和干旱而排放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會導致有害的臭氧和被稱為PM2.5的顆粒物污染。6月20日,相關成......
日前,微軟開發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在不到一分鐘時間內準確預測全球空氣污染,甚至還能快速預測全球10天內的天氣。天氣預報正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圖片來源:NESDIS/STAR/NOAA/Alamy該......
世界著名的大氣氣體監測站位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西北角的肯納烏克/格里姆角。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世界衛生組織稱,作為一項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空氣污染每年導致700萬人死亡。有研究表明,空氣污染會增加......
為保障國家疾控局重大傳染病防控項目“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與防護”(簡稱監測項目)細顆粒物(PM2.5)成分監測數據質量,加強項目相關實驗室成分分析質量控制,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于2023年6-7月......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植物在清除家中、學校或工作場所的有毒、致癌污染物方面是多么有效,這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你呼吸的空氣更加清潔。鑒于人們在家里、學校或工作場所花了90%的時間在室內,我......
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肥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女性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和體脂的因素之一。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論文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7.shtm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學者在一項40余萬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
記者7月1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常實教授團隊7月8日在《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Health)上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首次提出長期高濃度臭氧暴露與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