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7-14 10:00 原文鏈接: 人工智能將成藥物研發關鍵工具

      “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藥物研發已經引起研究院所和制藥行業高度重視,AI開始賦能藥物研發的靶標發現和確證、藥物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優化、藥物藥代和毒性評價等各個階段,將成為未來藥物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在2022《理解未來》科學講座第二期“AI+分子模擬與藥物研發”作主題演講時說。

      講座中,蔣華良介紹了國際創新藥研發的進展與趨勢。他認為,小分子藥物方面有一些關鍵問題亟待AI參與解決。例如,結合自由能的計算速度已較以往提升了3—5倍,而只有當速度提升到上萬倍,結合自由能預測精確度與小分子藥物設計效率才有望實現本質突破。

      在蔣華良看來,制藥領域的高投入、長周期等痛點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所改善,但AI在預測臨床候選藥物成功率方面將大有可為。“在臨床試驗當中,大概10種候選藥中只有1種會試驗成功,而我們積累了上萬個藥物的臨床數據,里面包含以往大量臨床試驗失敗藥物的通用數據,通過建模、計算,可以預測排除掉臨床候選藥物中的失敗藥物,更好地鎖定可能會成功的藥物。”蔣華良說。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高毅勤在講座中結合分子模擬談到,傳統的分子模擬在應用于復雜的化學和生物等分子體系時受到嚴重的時空尺度限制,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AI技術可以在理論和計算、理論和實驗、計算和實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成為當前突破傳統分子模擬瓶頸并為分子模擬和分子科學賦能的重要工具。

      據介紹,高毅勤團隊基于物理模型、科學實驗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發展了多個結合深度學習的分子模擬方法,在全球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MEO)中取得優異成績。

      不過,AI應用于藥物研發目前還處于初始階段。蔣華良表示,需要發展藥物研發專用的AI新技術,并與傳統的藥物分子設計和實驗技術緊密結合,才能真正賦能藥物研發。

      以小分子藥物設計為例,高毅勤提到,數據是制約小分子藥物設計的最大瓶頸,“目前能夠真正獲得的可靠數據非常少,數據方面還存在指標不統一、敏感數據難以獲取等問題”。

      此次講座主持人、未來論壇理事、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也表示,目前已有企業以自由能計算代替大規模小分子藥物篩選,實驗中也有以微流控篩選技術增加通量,從而大幅降低費用。然而,由于小分子數據量不足、數據庫不夠大,還不能實現小分子藥物的機器學習預測,這是小分子藥物設計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高毅勤認為,通過整合單細胞組學信息,建立可靠的細胞響應模型,可以讓AI對藥物研發下游作出一些預判工作。“如果通量足夠高,可以利用該細胞模型,對大分子藥物設計及小分子藥物設計當中的小分子入膜、蛋白信號傳導、蛋白質的入核轉運等進行預判,隨著AI不斷自我學習和優化,預判的精確度也會逐漸提升,若將其打造成公用性的開放平臺,將使整個醫藥研發受益。”

    相關文章

    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為響應政府建設數字經濟,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號召,近日,由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市數商協會舉辦,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合信息”)承辦的“數商沙龍-走進合合信息”在上海......

    2023服貿會|企業紛紛展示新技術、新服務、新成果

    9月2日,召開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

    我國多款自研制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服務

    科技發展飛快,人工智能逐步研發出來。百度的文心一言、抖音的云雀大模型、中科院的紫東太初大模型等8款由中國科技企業或科研機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8月31日宣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服務。這是中國自主研發......

    數字科技,如何助力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頭戴VR設備,腳踩單車,游客仿佛置身海河沿岸,可以一邊騎行一邊欣賞海河風光;“任意門”輕輕一拉,美麗景致“撲面而來”……正在中國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上,數字技術加持的文旅產業“科技范兒......

    小核酸藥發展迅速,核酸合成儀選對了么?

    自1978年以來,小核酸藥物的發展經歷了探索期、震蕩發展期和當前的快速發展期。起初,小核酸藥物的研發主要針對艾滋病毒、巨細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發病機制明確的病毒感染。隨著市場需求和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人工智能在無人機競速領域戰勝人類冠軍

    《自然》8月30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一個名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統,其駕駛無人機的能力可在一對一冠軍賽中戰勝人類對手。該研究結果標志著移動機器人學和機器智能的一個里程碑,或可啟發在其他物理......

    新聞傳播學一線學者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拒絕技術依賴與專業失守

    8月23日-25日,“AIGC與新聞傳播學教育研討會暨2023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培訓會議”在西北民族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和西北民族大學主辦,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和西北......

    8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布最新會士增選名單

    2023年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增選公示根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章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評定工作辦法》,學會于2023年3月啟動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候選人提名工作。經學會會士提名、會士評定工作委員會......

    微電子所在28nmRRAM存內計算電路研究中獲進展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邊緣節點計算平臺的實時數據處理能力與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型存儲器的非易失存內計算技術可實現數據的原位存儲與計算,將數據搬運帶來的功耗與延遲開銷最小化,從而提升邊緣設備......

    百度CTO王海峰:通用人工智能曙光已現

    “過去一段時間,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績,而這些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近日,在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WAVESUMMIT深度學習開發者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