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程院聯合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組織40余位院士、50多位專家赴新疆多地開展調研,圍繞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相關地州市等探討加強科技合作,推動院士、專家科技成果在新疆轉移轉化、落地見效。
論壇:建言新疆產業振興大計
7月18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產業振興 創新發展”院士論壇在烏魯木齊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作書面致辭。劉鶴指出,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充分發揮院士專家智力成果和資源優勢,共謀新疆產業振興,助力新疆創新發展,全面貫徹黨中央關于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樹立人才發展新理念,把更多人才智力資源常態化引進來、落下去,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在參與和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在致辭中回顧了工程院和新疆歷來保持的良好合作關系。多年來,雙方在集聚院士智力資源,發揮工程科技優勢支撐新疆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李曉紅表示,工程院要在落實國家戰略上走在前,發揮國家戰略科技人才優勢,為國家戰略實施提供工程科技支撐;在實施創新驅動上走在前,聚焦新疆發展重點領域,組織和支持院士領銜戰略咨詢項目和重大科技、重點研發專項;在打造開放高地上走在前,助力新疆拓展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務實合作;在用活科技人才上走在前,推動產業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
論壇上,院士專家圍繞“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科學”“關于醫學、衛生、健康”“絲路造山帶成礦作用與深部探測”“雙碳行動與綠色高質量發展”“深層油氣開發智能導鉆技術”“新疆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等作了主題報告。
調研:因地制宜“把脈問診”
夏日的新疆,綠意蔥蘢,似火如歌。為全面掌握新疆各地產業發展實際,考察調研組從7月12日起赴新疆南北多地深入一線進行調研。此次院士新疆行共分為數字經濟、水資源利用、醫學、現代農業、能源化工等調研組,圍繞新疆十大重點產業發展,聚焦新疆水資源高效利用、現代農業發展體系、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等重點產業領域,深入全疆各地的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等地開展調研。調研過程中院士專家們帶技術、帶成果、帶團隊,與新疆搭平臺、謀合作、促發展,形成了一批調研報告、一批咨詢建議、一批合作協議,取得較好成效和反響。
7月14日,李曉紅帶領能源化工調研組來到克拉瑪依調研新疆能源高質量發展與清潔利用。調研團隊實地考察了瑪湖油田礫巖油藏鉆井開發現場、風城超稠油SAGD開發示范區、獨山子石化、國家能源集團、中泰阜康能源化工等多家企業和科研基地,針對新疆能源的自然稟賦和發展現狀,圍繞新疆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資源“大突破、大工程、大基地”這個主線,提出“油增儲上產”“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石油化工綠色高端化發展”“戰略性礦產取得找礦新突破”“促進新能源大發展”“構建零碳負碳產業鏈”等明晰的能源化工行業發展路徑建議。
數字經濟調研組赴喀什、伊犁、烏魯木齊等地走訪了有關企事業單位和科技園區,提出數字經濟要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為實體經濟賦能、利用區位優勢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等建議。水資源利用調研組在克拉瑪依調研了北疆供水一期工程和市農業綜合開發區,提出通過建設“水資源銀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利用管道輸水減少蒸發和損耗等建議。醫學調研組在喀什深入調研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發展和災害醫學救援情況并積極建言獻策,在烏魯木齊考察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國際中藥研發中心,提出新疆生物醫藥須建強產業鏈和提升價值鏈、發揮優勢地域優勢挖掘提升經典名方、重視生物醫藥的安全評價和療效評價等建議。現代農業調研組在鐵門關、阿拉爾調研了特色種植養殖業和鹽堿地改良情況,對溫室大棚羅非魚高產高效養殖項目、香梨產業發展、鹽堿地改良等提出具體的針對性建議。
對話:共商重點行業發展之路
7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行”在烏魯木齊召開了懇談會,共謀新疆高質量發展大計。
馬興瑞代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向各位院士、專家、領導和企業家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敬意,表示將持續加強與中國工程院合作,推動在產業培育、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李曉紅對院區雙方在多個重點領域開展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咨詢、院士行、高端學術論壇、聯合攻關等活動的良好成效表示高度肯定,強調要圍繞深化合作、支撐新疆高質量發展,開拓戰略發展新局面,發揮中國工程院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優勢,聚焦新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興疆、人才強區等重大戰略提供決策咨詢,為新疆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智力支撐。
院士們結合在疆考察調研情況,圍繞“以信息技術促進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一帶一路’樞紐地帶”“節蓄調管統籌治理,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助力新疆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等主題,作了豐富翔實的報告。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中國工程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合作委員會,旨在建立全方位、深層次的科技合作關系,形成高效順暢的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中國工程院高端智庫的作用,以推動新疆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科技創新賦能新興產業發展為重點,通過開展戰略咨詢、聯合技術攻關、培養科技人才、共建創新平臺等方式,持續加強院區戰略對接、資源集聚,力爭突破一批制約新疆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工程科技問題,助力新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更新領導班子,顯示曾益新已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個人簡介:曾益新,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
9月22日,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儀式在主樓620會議室舉行。自2019年12月起,秦裕琨院士向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累計捐贈人民幣150萬元。同時設立“秦裕琨基金”,用于支持能源學院發展建設。校黨委......
科研難做,難在發論文和申基金。兩者相比,基金或許更難上一籌。每年到國自然基金評選階段,那真是千萬大軍擠獨木橋,有人歡喜有人憂。近幾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國自然基金越來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紅書上吐槽,現在......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影響因子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的題為“CombinationAnti-CTLA-4......
2023年9月13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宣布授予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羅杰·雷維爾獎章(RogerRevelleMedal)。AGU是世界最大的地球與空間科學的非營利性科學組織,......
9月2日,“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活動并作“科學與中國”20周年總結與展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李曉紅,科技部......
21世紀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是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自立自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始終昂......
“人類的未來在海上!”8月26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的海洋強國戰略科技創新論壇2023上,大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德森說。如何認知海洋、開發海洋,推進海洋強國建設戰略步伐?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接受采訪時判斷,中國發展大模型的機會在于通用行業大模型。在日前舉辦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間隙,劉韻潔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模型方面,美國走在前面。”中國需要在算力......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浙江湖州舉行。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做出新的努力,中國百名院士發出全國生態日倡議。百名院士共同倡議,一要拓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