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9-19 10:44 原文鏈接: 卷,太卷了!院士也來申請國自然面上項目……

      科研難做,難在發論文和申基金。兩者相比,基金或許更難上一籌。

      每年到國自然基金評選階段,那真是千萬大軍擠獨木橋,有人歡喜有人憂。

      近幾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國自然基金越來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紅書上吐槽,現在連院士都來搶面上項目了圖片。

      面上項目也叫一般項目,照顧的面比較大,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其經費額約占科學基金總額的60%。

      根據小紅書上的截圖,在小木蟲論壇,有人發帖稱在面上項目那見到了院士的名字。

    圖源:小木蟲

      這更是引來一眾網友共鳴。

      表示這早不是稀罕事了,院士或者高校校長申請面上,這幾年一直都有。

    圖:水木論壇

    圖:小紅書

      青椒:卷!太卷了!

      (注:此處的青椒指青年教師)

      也有不少青椒在底下哭訴,怪不得現在申請面上越來越難。大佬也下場搶年輕人資源,太卷了....

      畢竟本來院士申請項目都應該是重點研發的、科研經費多的大項目。但現在壓力已經傳導到需要和普通科研人擠占小項目了。

      近幾年,不少方面都透露出了青年教師在高校生存壓力逐漸變大的事實。根據學術橋做的2022年國自然分項資助情況統計。國自然平均資助率僅 16.73% 左右,也就是說在申請中有 20 多萬個項目是注定陪跑

    圖片圖片來源:學術橋

      就連生命科學部的會評專家,施煥中教授也在2022年評審結束后發文感慨“太卷了”

      “參加今年的國自然評審,沒啥特別的感覺。如今申報國自然,也是內卷得厲害, 眾多的大咖也來搶食金額并不多的面上項目。

      幾乎所有的申請書寫得都非常漂亮,不看申請人的工作基礎和研究背景,已經不容易判斷出申請項目水平的高低。部分得益于專業人士的鼎力相助,一些申請書中的“工作基礎”部分整理得分外精美。紅紅綠綠的流式圖、熱圖、單細胞測序圖等,能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也有科研人員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申請國自然焦慮過程....

      都上會了,可能是AAB,結果還是被刷了...

    圖源:小紅書

      對于青年科研人來說,國自然,儼然成了他們需要攻克的另一種“上岸”。

      那么為什么國自然的申請難度對應出了青年科研人員的生存難度?

      這還要從國自然對青年科研人員的重要性說起。

      在我國目前的學術環境下,很多單位比如高校、三級醫院,有基金才能晉升,有基金才能做研究生導師、教授。

      國自然基金對于上升期的科研人來說,中了才意味著職稱編制指日可待。

      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甚至還有落榜者表示,不光是職場失意,沒中基金情場也差點沒了。

    圖片圖片來源:知乎

      甚至還有高校的附屬幼兒園,在幼兒園放榜時,張貼出了幼兒園小朋友的父母獲得國自然資助的情況。

    圖片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隱約透露出一種想通過榜單暗自炫耀和相互競爭的感覺。

      當然最后也是被罵慘了,幼兒園緊急刪除了這些圖片。

      畢竟卷到高校里都夠讓人難受的了,現在居然還想從幼兒園就開卷?

      那可真是有點,卷不動了啊!

    相關文章

    科技界委員分組討論含“青”量十足

    “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大膽使用加強培養青年人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的話題中含“青”量十足。在3月5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洪認為,科研經......

    廣州南方學院換帥!中國科學院湯濤院士出任校長

    記者2月29日從廣州南方學院官網獲悉,該校“現任領導”一欄發生變化,校長一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擔任,并將于近期到任。廣州南方學院成為廣東第二所由院士擔任校長的民辦高校。此前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履新廣州南方學院校長

    近日,廣州南方學院迎來了一位備受矚目的新校長——計算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廣州南方學院官網于2月27日更新顯示,湯濤院士已正式出任該校校長,并預計近期將正式到任。湯濤院士具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卓越......

    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受聘擔任這個省級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日前,由湖北中醫藥大學牽頭組建、運營管理的全國首個中醫藥領域實驗室——湖北時珍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王廣基、董家鴻、鄔堂春、肖偉、陳士林受聘為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衣寶廉:做科研就像爬樓梯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要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不僅儲能方式廉價,同時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再分配,解決可......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起鶴研究員逝世享年100歲

    據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起鶴,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0日9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朱起鶴據公開資料,朱......

    顏寧院士點評賈玲,是否觸碰中科院新規紅線?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點評了一部電影《熱辣滾燙》,其中涉及到減肥100斤的賈玲。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賈玲是知名的娛樂圈明星,而顏寧院士則是科研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一言論卻引起了網友......

    《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英文)》:致力加深社會對科研生態的理解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科學是人類最偉大的集體事業。公眾、科學家和政府都是科學事業的直接或間接參與者。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和認知共同影響著科學能否有效地回應社會現實。例如,在流行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等社......

    學術風暴席卷!中國高校大規模自查,揭露撤稿和研究不端行為

    最新消息: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發布通知,要求全國高校進行最近幾年的撤稿論文自查,要在2月15日前上報檢查結果。盡管這一通知并非最新的消息,實際上,科技部辦公廳在2023年4月27日已經發布了《關于......

    顏寧稱賈玲新造型陷入刻板審美

    18日上午,電影《熱辣滾燙》發布宣傳曲《一切都來得及》MV,主演賈玲以蛻變前后兩個造型深情獻唱,賈玲大波浪、晚禮服造型引發熱議。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發文談到了自己的感想。顏寧寫道:“今年春節還沒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