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會能源化學專業委員會日前在線舉辦首期“能源化學云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應邀參加,為如何走好“雙碳”之路解題支招。
包信和在論壇上表示,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國家經濟社會達到一定的條件和水平。他進一步指出,我國沒有時間重復發達國家“人均能源消費先快速增長—長時間飽和—再逐漸下降”的歷程,因此,科技創新必須要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趙東元看來,隨著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逐年提高,不過,可再生能源目前還難以完美兼具“穩定供應”“環境友好”“價格低廉”三者。他進一步指出,化學化工、材料發展將成為一次能源高效清潔利用的重要支撐。
專家還就如何統籌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與化學能源之間的互補優化,發表見解。包信和稱,結合我國的資源稟賦來看,化石資源還將長期占據很大比重,用好我國化石資源,需要進一步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未來煤轉化必然趨勢是與可再生能源和氫等融合,最終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太陽能發電必須與儲能系統配套,在一般儲電和大規模電網中,電化學儲能將發揮重要作用”,他還表示,高效、低成本硅基疊層電池技術將是趨勢。
“能源化學云論壇”是由中國化學會能源化學專業委員會推出的高端線上學術交流平臺,計劃每月不定期特邀能源化學及交叉學科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深度分享最新科研進展和技術突破。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年在本次論壇上表示,云論壇以“加強能源化學創新引領,推動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為主題,以期為廣大能源化學及其他交叉學科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子提供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的互動平臺。
近日,由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牽頭編制的《碳中和校園規劃設計規范》在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通過專家評審啟動。據悉,《碳中和校園規劃設計規范》的編制將為全國低碳校園高質量發展建立起一......
——檢驗檢測認證助力綠色低碳生活專題會議成功舉辦2023年8月30日,由煙臺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主辦,檢科測試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檢驗檢測認證助力綠色低碳生活專題會議”在煙臺成......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雨后初霽,千余名工人及各式機械又忙碌了起來,多個乙烯裝置樁基平穩地“插”向土地。自去年以來,已有幾十塊類似的工地在吉林省吉林市陸續開工。截至目前,作為關鍵環節的120萬噸/年乙烯裝置樁基施工已完成96......
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近日在深圳舉行,全方位多場景集中展示全球數字能源領域前沿技術和應用示范成果。觀眾在展會上了解比亞迪推出的刀片儲能系統。搭載自主研發刀片電池實現電芯到系統一體化的新型儲能系統,可廣......
泰達股份6月29日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落實公司“雙碳”發展戰略,拓展生態環保產業,公司控股子公司泰達環保擬收購莘縣南一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簡稱“南一新能源”)75%股權,并擬投資建設山東省莘縣循環經濟......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濟南市科學技術局協辦的“城市碳達峰碳中和高端戰略研討會”在濟南舉行。會上發布了我國首個城市“雙碳”模擬器,該模擬器將為城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數值模擬技術平......
2023中關村論壇期間,“雙碳戰略與綠色金融”平行論壇于5月27日舉行。來自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知名企業和投資機構的代表,圍繞碳中和與綠色產業發展、儲能等綠色技術創新、碳市場與綠色投融資等議題展開深度......
鑒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碳捕獲,即從大型排放源中封存二氧化碳,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已經發生了數百萬年,但其能力遠遠不足以補償人為的排放。甲酸鹽可以被設想為碳中性生物經濟的核......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劉波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徐強教授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有前途的碳捕獲和存儲方法,首次用二氧化碳作為客體分子模擬二氧化碳水合物結構,使用廉價的硫酸胍與二氧化碳共結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