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CE-5)著陸于月球風暴洋北部年輕的克里普(KREEP)地體,成功帶回1.73kg月壤。前人利用軌道遙感數據對CE-5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和物質成分進行大量研究,近期一系列樣品分析推進了對于月球年代學、月球晚期火山活動和巖漿演化機制的認識。與大尺度的遙感觀察和精細的樣品分析不同,原位光譜探測可提供采樣區的局部背景信息,有利于探索未擾動和擾動狀態的月壤特性。CE-5著陸器攜帶的月球礦物光譜儀(LMS)獲取了月壤的可見-紅外反射光譜,為探究月壤物質成分和太空風化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
圖1.LMS光譜數據的測量視場如紅框所示(A),全景相機展示了月壤(B)、石塊的影像(C)和LMS反射光譜曲線(D)。(A)紅框顯示了LMS光譜數據的觀測視場,其中D11為石塊,D14-D16為鏟取后的月壤光譜。月壤和石塊放大的影像如(B)、(C)所示,(D)展示了經過輻射定標、熱校正等預處理后的反射光譜曲線。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太陽活動和空間天氣重點實驗室利用嫦娥五號LMS原位探測數據分析了著陸點月壤的物質成分和成熟度,光譜參數和解混研究表明月壤中鐵鎂質礦物主要為單斜輝石,這與實驗室CE-5樣品化學分析和軌道光譜分析結果一致。火箭吹掃和鏟取采樣前后月壤光學成熟度和亞微觀鐵(SMFe)未發生明顯變化,本研究為月壤表層經歷了快速翻耕和充分混合作用提供了光譜證據。
圖2.LMS原位光譜成分分析
1μm和2μm的吸收特征的光譜參數圖(圖2A)顯示,隨著鈣含量增加,輝石在1μm和2μm的吸收位置向長波方向移動,CE-5著陸點的月壤和石塊為高鈣輝石,這在1μm吸收中心和2μm與1μm吸收面積比值投圖(圖2B)得到進一步證實。本研究利用Hapke模型和稀疏解混算法反演得到原位光譜的礦物成分及其豐度,反演結果與CE-5樣品的分析結果以及軌道遙感的反演結果一致(圖2C)。
圖3.LMS原位光譜成熟度分析
太空風化是無大氣天體上由微隕石撞擊和太陽風注入引起的光譜紅化和暗化的普遍現象。研究利用光譜斜率R950/R750和R1600/R700分別與R750與R700的投圖定性分析CE-5著陸點月壤的成熟度(圖3A、B),發現與CE-4著陸點月壤相比,CE-3和CE-5著陸區的月壤相對更不成熟,這可能與CE-3和CE-5著陸于年輕的撞擊坑濺射毯(<100Ma)上有關。研究進一步計算了光學成熟度(OMAT,圖3C)和亞微觀鐵(SMFe,圖3D)含量,發現火箭吹掃前后及鏟取前后月壤成熟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表明CE-5著陸區月壤在鏟取深度(<3cm)以內經歷過等效的暴露歷史。這與Apollo鉆取樣品的放射性核素分析結果以及月壤翻耕模型模擬結果相吻合。該研究為月壤表層經歷了快速翻耕和充分混合作用提供了光譜證據。
22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消息顯示,我國科研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創新》在線發表了題為《月球鈦鐵礦與內源性氫反應產生大量水》的研究文章。該文章通過研究嫦娥五號月壤不同礦物中的氫含量......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嫦娥六號探測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將開啟國際首次月背采樣返回征程。在此背景下,3年多前嫦娥五號從月球采回的月壤樣品科研進......
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通過對嫦娥五號月壤顆粒開展研究,在月壤玻璃珠表面微隕石撞擊坑中發現一系列含鈦的蒸發沉積顆粒,這是此前未被識別的太空風化產物。該研究結果完善了對月球表面太空風化......
記者10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教授肖龍團隊與美國布朗大學、夏威夷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首次由實驗室磁學測試得到嫦娥五號月壤的成熟度指標,發現嫦娥五號月壤是迄今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相......
記者10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教授肖龍團隊與美國布朗大學、夏威夷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首次由實驗室磁學測試得到嫦娥五號月壤的成熟度指標,發現嫦娥五號月壤是迄今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相......
10月1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辦的第74屆國際宇航大會(IAC)期間,國際宇航科學院主席舒馬赫等科學家為中國嫦娥五號團隊頒發“勞倫斯團隊獎”。嫦娥五號總設計師胡浩等作為團隊代表出席頒獎儀式,并宣布嫦娥五......
央視網消息:國家航天局10月2日發布消息,在第7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中國嫦娥五號團隊榮獲“勞倫斯團隊獎”,這是國際宇航科學院的最高團隊榮譽。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獲多項原創性成果嫦娥五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
10月1日,第74屆國際宇航大會(IAC)在阿塞拜疆巴庫開幕,國際宇航科學院主席舒馬赫等科學家為中國嫦娥五號團隊頒發了“勞倫斯團隊獎”。嫦娥五號總設計師胡浩等作為團隊代表出席頒獎儀式,并宣布嫦娥五號月......
29日,記者從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基于嫦娥五號月壤樣品,我國科研人員開展了月球火山噴發規模研究。他們發現,月球火山噴發強度并非想象的從早期到晚期連續性降低,而是階段性凸起,并且在大約20億......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的研究論文介紹,中英科研人員從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中發現,撞擊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儲存庫。這些玻璃珠具備維持月表水循環的能力和潛質。過去20年的月球探索已經發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