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9-28 16:46 原文鏈接: 距今約百萬年!湖北新發現保存完整直立人頭骨化石

      9月28日上午,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帶來了學堂梁子遺址的新消息——“鄖縣人3號”頭骨已被發現,距今約百萬年。

      學堂梁子遺址位于十堰市鄖陽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型曠野遺址。1989年、1990年,學堂梁子遺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年代距今80萬年至110萬年左右,屬于直立人,被學術界命名為“鄖縣人”。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1年以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學堂梁子遺址進行了系統的考古發掘。

      新一輪考古發掘前,組成以高星研究員為組長的發掘實施專家工作組,并開展前期論證,制定科學周密的考古發掘方案。

      高星分享了頭骨化石的發現經過。2022年5月18日上午化石初露,發掘團隊按常規化石發掘程序進行初步清理。下午4點30分,項目負責人陸成秋初步確認為這塊化石為古人類頭骨化石。大家馬上停止了發掘清理,保持原狀,加強安保,并按程序上報相關領導和專家。經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人類專家邢松研究員進行視頻連線,進一步判定這塊化石為古人類頭骨化石!

      高星介紹,頭骨化石目前僅出露顱頂及部分眉弓,下半部分仍在原生土層中,右側局部嵌入南壁中。頭骨化石面骨附近的地層堆積中,同時出露較多化石,性質不明。現場觀察發現,頭骨保存完整,顴弓保存良好,未見明顯變形,表面有少量膠結物,顱型飽滿,眉弓明顯隆起,具古人類性狀。

      “鄖縣人3號頭骨”與前2具化石埋藏環境、伴生動物群與石制品技術特征均相似,初步判斷應屬同一時代,具體還需要科技測年確認。

      化石發現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組建合作團隊,統籌推進激光掃描與三維重建、微形態分析、地質地貌學研究與古環境重建、年代測定等多學科合作研究,充分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最大限度提取遺存信息,確保考古工作質量與水平。

      新發現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高星強調,其處在歐亞大陸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是探討人類東亞出現和發展的重要化石證據,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相關文章

    青藏高原上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30日發布消息稱,該園古生態研究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縣柳區晚古新世植物群中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為解析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及其傳播路線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于......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新發現古人類頂骨化石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應用CT掃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術手段,從周口店第15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中識別出一塊人類頂骨,是繼1973年周口店第4地點發現1枚牙齒化石之后,50年......

    5億年化石可能改寫脊椎動物起源

    在7月6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KarmaNanglu與合著者報告說,一塊保存完好的5億年前的化石與今天一些被囊動物非常相似,即用兩根虹吸管過濾水中的有機顆粒,復雜的......

    糞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領銜的一項研究對產出于南京湯山駝子洞早更新世的糞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揭示了這類特殊類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為進一步理解地質歷史時期特異埋藏化石庫的形成過程,特別......

    古老的劍齒捕食者揭示了大滅絕事件的真相

    25.2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次毀滅性的大滅絕,以至于它被稱為"大滅絕"。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引發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每10個物種中就有9個永遠消失,最終為恐龍的出現創造了條件。但是,大......

    古魚兄弟失散4.38億年被發現相距不到200公里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團隊在江西九江武寧地區約4.38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地層中,最新研究發現真盔甲魚類新屬種化石并將其命名為“九江......

    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最新發現!我國已知最古老的淡水節肢動物

    動物登陸是生命演化過程中的革命性事件之一。節肢動物作為后生動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紀之前均生活在海洋環境或海陸過渡相的環境。分子生物鐘證據顯示,在寒武紀-奧陶紀時期節肢動物可能已脫離海洋登上陸地,甚......

    超新星也可能影響地球上的生命多樣性

    化石記錄已被廣泛研究,揭示了整個地質歷史中生命形式多樣性的重大變化。進化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問題是確定導致這些波動的過程。新的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附近超新星數量的波動與過去5億年來海洋物種的生物......

    我國西北地區發現侏羅紀被子植物化石

    作為當前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植物類群,被子植物備受植物學家關注。上百年來,植物學家們對被子植物的研究從未停止,但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歷史仍是植物學家面臨的難解之題。眾多古植物學家一直在尋找最早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