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針對前列腺癌展開了研究,發現前列腺癌中抑癌基因HIC1的啟動子如果出現高度甲基化,就可能導致其表達沉默而失去抑癌功能,這從表觀遺傳學修飾的新角度,闡明抑癌基因在調控前列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腫瘤領域國際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王建華研究員,第一作者為王建華研究組鄭江花博士,這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委,上海教委東方學者人才計劃和科技部973資助。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整個西方國家的男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但近年來在中國也呈顯著上升趨勢。我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的統計資料顯示在1988-1992、1993-1997、1998-2002這三個時間段的PCa發病率分別為1.96人/10萬人、 3.09人/10萬人、4.36人/10萬人。PCa發病率最高的上海地區發病率從1990年2.6人/10萬上升至2005年的16.1人/l0萬人,近幾年,這一趨勢已升高至12倍左右,位列男性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第1位,所有男性腫瘤的第5位。隨著我國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男性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醫學診斷技術的提高,我國PCa發病率和檢出率仍將呈顯著上升趨勢。
盡管過去數十年西方國家已經對PCa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目前人們對PCa的病因、發病機理、進展的機制及臨床治療仍然缺乏完整和深入的了解。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在PCa實體腫瘤組織中抑癌基因HIC1啟動子呈現高度甲基化,可能導致其表達沉默而失去抑癌功能。5-Aza處理PCa細胞系后,HIC1甲基化降低,HIC1表達上調。
同時體內外實驗表明恢復表達HIC1可顯著降低癌細胞增殖、侵襲、轉移及成瘤等能力;相反,shRNA沉默HIC1的表達后,癌細胞這些特性被顯著增強。這些從表觀遺傳學修飾新角度闡明抑癌基因在調控PCa發展、轉移中的作用機制,有助于為PCa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同時也為構建新的 PCa小鼠模型奠定基礎。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表觀遺傳學與遺傳學是作為兩個獨立的機制,參與癌變過程。癌癥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一面忙著尋找致癌基因,分析癌癥發生的遺傳學,一面又在表觀遺傳調控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希望了解環境等因素對于癌癥發生發展的影響,卻沒有想過把這兩方面聯系起來。然而近期關于人類癌癥,上千個癌細胞外顯子測序結果的研究卻令人驚訝的發現了,許多調控表觀遺傳的基因休眠突變,由此癌癥表觀遺傳學成為了研究熱點。
在過去一年里,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成果,從多發發力,無論是癌癥表觀遺傳,還是代謝表觀遺傳,細胞重編程與表觀遺傳,以及研究技術都涌現出不少新的成果發現。
比如去年8月,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表觀遺傳調控因子Parp1和Tet2刺激了成纖維細胞中靜止多能基因的表達,由此啟動了這些細胞重編程為 iPSCs。研究人員在細胞重編程過程中,發現Parp1和Tet2誘導從與多能基因相關的蛋白質上移除了H3K27me3抑制標記物,并添加了具有激活效應的另一種標記物H3K4me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現在發生上述改變的數天后,多能基因Nanog和Esrrb轉為活化。
西澳大學和泰拉松兒童研究所目前正在領導一項針對寵物犬的獨特臨床試驗,該試驗可能為針對最常見的兒童癌癥之一——肉瘤的新免疫療法鋪平道路。該療法是一種聚合物填充的凝膠,其中裝有免疫治療藥物,當患者切除肉瘤......
據澳大利亞悉尼加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一些癌細胞可部署并行機制來逃避免疫系統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療。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抑制殺傷性T細胞的活動,并阻礙免疫系統標記腫瘤細胞,乳腺癌細胞能夠復制和轉......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更多的優勢才可以取得多方面的進展和進步,這是一直以來大家都默認了的,而且按照后續的運營里有更多的可能性,技術發展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由于人類的總數量越來越多,因此也給地球造成了相應的負......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蝗蟲不僅能“嗅出”癌細胞和健康細胞之間的差異,還能區分不同的癌細胞系。研究人員說,這項工作可以為使用昆蟲感覺神經元的設備提供基礎,從而僅通過呼吸就可以實現癌癥的早期檢測。日前,研......
光熱療法是利用具有較高光熱轉換效率的材料,將其注射到人體內部,使其聚集在腫瘤組織,并在外部光源(一般是近紅外光)的照射下將光能轉化為熱能來殺死癌細胞。它具有選擇性高,全身毒副作用小,并且治療時間短(大......
根據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癌細胞會產生少量自身形式的膠原蛋白,形成一種獨特的細胞外基質,影響腫瘤微生物群,并保護免疫反應。這種異常的膠原蛋白結構與人體內生成的正常膠原蛋白......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PLoSONE上題為“ChaperonincontainingTCP1asamarkerforidentifica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bl......
孟德爾1866年的論文中就強調了豌豆實驗對雜交育種的實踐價值,但直到20世紀初,隨著學界對遺傳、變異的興趣漸濃,三位“再發現者”才品出35年前孟德爾那篇論文中的深意。2022年7月20日是格雷戈爾·孟......
腫瘤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消耗遠超正常細胞需要的能量,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能量代謝相關的新型癌細胞轉移的促進因素,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論文的標題為:MitochondrialRN......
腫瘤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消耗遠超正常細胞需要的能量,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能量代謝相關的新型癌細胞轉移的促進因素,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論文的標題為:Mitochondrial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