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2-26 08:15 原文鏈接: 治理土壤“厚德載污染物”首先需要公開透明

      1月30日,北京律師董正偉向環保部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近日,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土資源部曾做過全國土壤污染調查,但污染數據至今沒有公開。

      各方面的污染都在逼近。地下水、自來水和空氣遭受的污染,已經對當下社會形成了“污染包圍圈”。以前能夠成為“皇天厚土”和“厚德載物”的大地,也自然不能幸免。面對污染嚴重到已經成為“國家秘密”的土壤污染,清華大學百年的校訓在瞬間之內被“秒殺”:地勢坤,厚德載物――非常遺憾,這里的“物”也包括污染物。

      “厚德載污染物”只是調侃。這個現實,并也不可怕。只要引起關注并積極治理污染,一切還都來得及。可怕的是,環保部對我國的土壤進行過了調查,也得到了一些關于土壤污染的信息與數據,可就是不公開這些信息。至于理由,還是那個老掉牙的“屬于國家秘密”。我的疑問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大地上,所有的食物都取自于大地,土地的污染程度關系到我們的個人健康與人身安全,有什么樣的“國家秘密”比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更加重要呢?“國家秘密”,當然不是擋箭牌。

      不公開土壤污染信息,并不符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相關規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規定,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或是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土壤污染的相關信息,顯然應當公開。再者,條例第十條第十一款規定,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情況,屬于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土壤污染信息,也應該被環保部列為公開內容。

      信息公開是治理污染的前提。“秘密”當道,我們又拿什么來治理污染?沒有數據和相關信息,我們又如何治污?“國家秘密”像一個巨大的筐,只要官員感覺有些敏感,總能以“國家秘密”為由將申請者的合理要求拒之門外,而且義正言辭。最明顯的例子是,直到“表哥”楊達才被開除了黨籍并移交了司法機關,他的工資收入仍然是“國家秘密”。當然,近些年來,出現了許多“國家秘密”的面紗被公眾撩開變成公共信息的案例:一年之前,空氣中的PM2.5的含量是秘密,現在PM2.5已經像天氣預報信息一樣公開透明。

      信息公開只是土地治污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出臺一部土地防治污染方面的專業法律。據了解,2012年9月,《全國土壤污染防治法》進入立法階段。可是,這也僅僅是土地防治污染的一個方面。該公開的信息,應該盡快與公眾見面。而不能等到村子變成“癌癥村”之后還不知道土地已經遭受了污染。

      阿拉伯世界有諺語,“保守秘密時,秘密是忠仆;泄露秘密時,秘密是禍主”。我想,正是因為相關官員和涉事部門看到了這樣的話,才迷戀上了“國家秘密” 這個臨時工。只是,現代政治之下,只要不影響國家安全,所有的政府信息,都從來不應該成為政府的“忠仆”,只應該成為與納稅人共享的公共信息。只有這樣,政府與公眾之間才會相互信任,“國家秘密”才不會成為危害公眾健康和社會安全的禍根。

    相關文章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涉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這5項含質譜等檢測標準6月實施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朱利中:如何打贏凈土保衛戰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土壤污染物相關研究,帶領團隊解決了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復雜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協同修復的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

    最高罰200萬!北京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施行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

    珠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杜絕非法傾倒固體廢物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自2020年底以來,珠海市發生多起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事件,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數量巨大,因清理處置難度非常大,已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為......

    環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檢測手段研究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本文擬對環境污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檢測技術的分析,為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提供借鑒,從檢測做起,積極落實環境保護工作。1土壤的相關污染類型概述土壤環境的污染源......

    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Cd)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中取得進展。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而減少作物吸......

    鎘污染?低鎘小麥已現世

    中國科學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組與李俊明研究組合作,系統表征了黃淮麥區近30年來育成的主栽品種及其衍生的優異品系苗期在鎘脅迫下的表型變異,并應用該自然群體的SNP標記數據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科技部開展重點專項正式申報書填報工作

    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預申報形式審查工作,依規確定了可進入正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