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稱睫狀體脈絡膜脫離(cilio-choroid de-tachment)。睫狀體和脈絡膜與鞏膜之間的聯系,除在鞏膜突和渦狀靜脈處結合緊密外,其余部分都呈疏松連結,構成一潛在間隙,當手術或外傷后眼壓下降情況下,脈絡膜血管可因擴張而產生漏出液;或是因炎性滲出物及玻璃體內機化條索牽引而使脈絡膜從鞏膜上分離開來,稱為脈絡膜脫離。脈絡膜脫離時,一般均合并睫狀體脫離,習慣上稱脈絡膜脫離。臨床上脈絡膜脫離依其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按其眼底形態分為環狀、小葉狀和扁平型脈絡膜脫離。治療除查找病因外,應封閉創口,加壓包扎,滴散瞳劑。如無效則可在鞏膜上作一切口,放出脈絡膜下積液,再在前房或玻璃體內注入生理鹽水,以促使脈絡膜復位。
2.葡萄膜與鞏膜之間,除了在渦靜脈出口處貼合緊密外,其余部分都呈疏松連結,在手術或外傷后眼壓下降情況下,脈絡膜血管可因擴張而產生漏出液;或是玻璃體內有牽引,都可使脈絡膜從鞏膜內面分離開來,形成脈絡膜脫離。這在老年人作白內障摘出術或抗青光眼手術后較為多見。炎癥滲出和出血也可造成脈絡膜脫離。臨床表現為眼底周邊部出現飽滿隆起,可呈球形、分葉形或環形,由于睫狀體平坦部同時脫離而影響房水生成,使眼壓長期不能恢復。治療應首先閉合創口,加壓包扎,滴散瞳劑,如無效則可在鞏膜上作一切口,放出脈絡膜下積液,再在前房或玻璃體內注入生理鹽水,以促使脈絡膜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