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1-11 13:12 原文鏈接: 中國氣象局設立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

    有這么一個地方

    地處華北腹地,距北京、天津各100公里

    被國家定位“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它,就是雄安新區!

    1月7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通知,宣布在河北雄安新區設立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設立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建設和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國氣象局和河北省政府將雄安新區打造成全國智慧氣象示范區、氣象科技創新引領區、綠色生態氣象保障先行區目標的重要舉措。

    這是繼2022年11月,中國氣象局宣布設立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之后新增的又一個國家氣候觀象臺,是第27個國家氣候觀象臺。(鏈接&rarr;中國氣象局設立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

    其空間布局由地面氣象觀測網、邊界層觀測網、生態氣象觀測網、大氣成分觀測網、衛星遙感觀測網等組成,包含“一主八輔”的主站和容城、安新、新安北堤、淀區、寨里、周莊、董莊、七間房等8個輔站。

    雄安新區地處華北腹地,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一極,南臨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在該區域高水平規劃建設國家氣候觀象臺,推進建設由氣象大腦、氣象物聯網、氣象觀測基準網、氣象感知泛在網(一腦三網)組成的智能化、網絡化、一體化類生命體的智能氣象觀測網絡,將助力城水林田淀生態系統治理,推進城市碳排放和生態系統碳匯定量監測,打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態專業氣象服務模式。

    河北省氣象局同時印發《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發展方案(2022—2025年)》,明確觀象臺的建設方向和時間規劃。

    未來四年,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將聚焦地空天一體化綜合觀測、基于數值預報需求的適應性觀測試驗、非均勻下墊面邊界層結構和湍流特性以及物質能量交換、高速城市化對天氣氣候與生態環境的影響等展開研究,推進建成國內領先的研究型業務平臺、智能高效的生態與氣候服務平臺、協同創新的科研合作平臺、開放包容的人才培養平臺。

    計劃到2025年,具備地面氣象、氣候系統多圈層及大氣垂直立體等綜合氣象觀測能力,建成國家級氣象觀測設備和觀測技術創新的示范基地、大氣邊界層監測要素智能化加工分析平臺,大氣邊界層、城鄉環境生態和碳循環、天氣氣候、氣象智能協同觀測等領域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智慧氣象對智能城市安全運行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及評估能力達到國際領先。

    中國氣象局和河北省政府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省部合作,共同推進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河北省氣象局將充分發揮國家氣候觀象臺“一站四平臺”定位優勢,集中本省及外部門相關單位資源,做好運行管理及支撐保障等工作,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提供支撐。

    延伸閱讀 27個國家氣候觀象臺

    錫林浩特國家氣候觀象臺

    壽縣國家氣候觀象臺

    電白國家氣候觀象臺

    大理國家氣候觀象臺

    張掖國家氣候觀象臺

    饒陽國家氣候觀象臺

    呼和浩特國家氣候觀象臺

    盤錦國家氣候觀象臺

    五營國家氣候觀象臺

    金壇國家氣候觀象臺

    武夷山國家氣候觀象臺

    南昌國家氣候觀象臺

    長島國家氣候觀象臺

    安陽國家氣候觀象臺

    岳陽國家氣候觀象臺

    深圳國家氣候觀象臺

    北海國家氣候觀象臺

    三亞國家氣候觀象臺

    西沙國家氣候觀象臺

    南沙國家氣候觀象臺

    溫江國家氣候觀象臺

    日喀則國家氣候觀象臺

    墨脫國家氣候觀象臺

    武威國家氣候觀象臺

    三峽國家氣候觀象臺

    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

    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

    國家氣候觀象臺的四大特質:

    該臺站周圍的地表覆蓋類型能代表其所處氣候系統觀測關鍵區60%以上的地表覆蓋類型。

    該臺站符合國家及當地政府需求,具備保持50年至100年連續穩定觀測的條件。

    該臺站站址周圍80千米范圍內,具備開展地面基準氣候觀測、高空觀測等多種綜合觀測基礎,能形成“一站多址、點面結合”的綜合配套觀測格局。

    相關文章

    京津冀將新增超百項“區域通辦”政務服務事項

    記者6日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的《2024年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中提出,將聚焦創新協同、產業協作,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京津冀營商環境優......

    “京津冀+雄安”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

    可以預見,京津冀地區將形成更加緊密的經濟社會聯系,共同構建起更加活躍、高效、開放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京津冀越來越“近”了。2025年,北京首條跨省地鐵建設有望全面開通,屆時“北三縣”將融入北京半小時......

    河北工業大學牽手雄安,雙方進行深度對接

    6月7日,河北的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韓旭、副校長馬國偉走進雄安新區調研。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雄安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路立營與韓旭一行舉行工作會談。雙......

    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市級典型案例分享

    2023年3月30日,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技術指導委員會在深圳組織召開生態環境智慧監測技術專題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研討會上,部分試點單位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介紹了智慧監測優秀案例,分享了......

    中國氣象局流域強降水重點開放實驗室在武漢揭牌

    今天(3月19日),“中國氣象局流域強降水重點開放實驗室”在湖北武漢揭牌成立,該實驗室將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氣象發展長遠規劃以及長江流域氣象保障業務需求,通過開展長江流域暴雨觀測野外科學試驗、暴雨......

    吸引人才!雄安新增各類創新創業人才2.5萬名

    18日,從雄安新區首屆科技·人才·創新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雄安新區著力打造有雄安特色的人才政策服務工作體系,形成引才聚才的強大合力,新增各類創新創業人才2.5萬名。據介紹,雄安新區首屆科技·人才·創新......

    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度全球氣候狀況報告

    3月18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全面反映中國在全球氣溫和降水、大氣環流系統、海溫、積雪和海冰監測等方面的新成果、新進展。在《報告》編制過程中,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局明確未來三年人工影響天氣發展目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808.shtm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17日,中國氣象局印發《人工影響天氣“播雨&rdq......

    中國氣象局在雄安設立國家氣候觀象臺

    近日,中國氣象局宣布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設立國家氣候觀象臺。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將致力于提升京津冀城市氣候系統和多圈層觀測業務水平,緊扣雄安新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開展多圈層間相互作用及氣候變量監測,滿......

    中國氣象局在雄安設立國家氣候觀象臺

    近日,中國氣象局宣布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設立國家氣候觀象臺。雄安國家氣候觀象臺將致力于提升京津冀城市氣候系統和多圈層觀測業務水平,緊扣雄安新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開展多圈層間相互作用及氣候變量監測,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