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月,潘建偉、陸朝陽等人共同完成的量子點脈沖共振熒光確定性高品質單光子源的研究工作在英國《自然》雜志子刊《自然—納米技術》上發表。這是我國量子點光學量子調控領域發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的第一篇論文。
潘建偉是2011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已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1996年,潘建偉到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量子力學的世界級大師蔡林格教授把我引到了一個有很多‘蘋果’的樹枝下”。回憶恩師,已經多次躍起摘下“蘋果”的潘建偉無限感慨。
2001年,受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邀請,潘建偉回國并在中國科大負責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實驗室。
“量子信息科學領域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多學科交叉領域,而當時量子糾纏操縱最先進的技術在奧地利。”潘建偉回憶起他的“候鳥”學術生涯。那時,他一道與同事們開展在中科大的實驗室建設,同時還繼續在維也納大學從事多光子糾纏方面的合作研究。
但是要實現遠距離的量子通信必須發展量子存儲和量子中繼技術,而冷原子系統是實現量子存儲的理想系統。意識到這一點的潘建偉又到冷原子研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德國海德堡大學,以瑪麗·居里講席教授的身份,通過各種渠道在歐洲申請經費支持,從國內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為我國培養冷原子量子存儲方面的研究力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潘建偉憑借其在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量子糾纏態純化研究中取得的成就,獲得奧地利科學院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這一榮譽;2004年,他又在歐洲連續獲得三大研究獎項。
從此,“世界首次”就與潘建偉帶領的團隊一次次結緣——首次實現五光子糾纏和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首次實現突破大氣厚度的遠距離量子糾纏和量子密鑰分發……
經過數年的積累,在一一掌握關鍵技術之后,潘建偉意識到是時候“回家”了。
2008年,潘建偉和他在海德堡大學的團隊一起回歸中國科大。同年,潘建偉入選中組部首批“千人計劃”。
潘建偉專注的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態隱形傳輸,是為新一代量子通信打基礎:高效安全,無法被竊聽和破譯,在將來的國防領域會有重要的應用;對多光子糾纏態以及高品質的量子點單光子源的研究,也為將來的高速度量子計算機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以不受羈絆的精神領略科學大美的潘建偉,又因政協委員的身份增加了新的認識世界的方式。
環境治理和農民養老保險,以及科技如何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等,都是他關注的社會問題。
我們期待他執著創新、不拘一格的科學精神,在政協委員這一新身份上同樣閃爍出熠熠光彩。
潘建偉,多年從事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研究成果。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導。2011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徐飛虎等與上海微系統所、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通過發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學量子態調控、高計數率超導單光子探測等關鍵技術,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百兆比特......
11月18日,在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1024全球開發者節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分享了關于量子計算未來15年的發展潛力與計劃,“我們希望在未來5年實現量子糾纏,然后完成數百個乃至數......
“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能夠得到黨中央的肯定,我由衷地感到振奮和鼓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說。16日,他通過網絡直播聆聽了二十大報告,報告中提及量子信息等重大成果。“我們正處在一個大有可為......
9月17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實施第二次出艙活動,舉世矚目。中國航天員身后的“太空之家”里,擬南芥幼苗已長出多片葉子,高稈水稻幼苗、矮稈水稻也在奮力生長。自1987年中國首次將農作物種子送上天迄今的......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徐飛虎等,通過發展設備無關理論協議和構建高效率的光學量子糾纏系統,首次在國際上實驗實現了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DI-QKD)的原理性演示,相關研究成果以......
12.1%合肥高新區直接從事量子領域的科研人員達600人,合肥市量子信息產業相關ZL占全國的%,排名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正因如此,合肥也被稱為“中國量子之都”。在安徽合肥高新區,有一條并不寬敞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意大利特倫托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研究中取得進展。科研人員使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對格點規范場理論中非平衡態過渡......
1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與奧地利同行等合作,使用超糾纏實現基于對稱聯合測量的糾纏交換,展示了與標準貝爾態測量的非局域量子網絡完全不同的性質。研究成果日......
記者7月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日前,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陸朝陽、曹原應邀在國際物理學綜述期刊《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題為“基于‘墨子號’衛星的空間量子實驗”的長篇綜述論文。論文從量子信息......
5月7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揭牌儀式在東區師生活動中心舉行。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校長包信和,常務副校長、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潘建偉,副校長楊金龍,黨委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傅堯,黨委常委、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