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我國科研人員在湖北發現了一種豆科植物新物種巴山黃耆,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在國際期刊《PhytoKeys》上。
據了解,巴山黃耆目前發現于湖北省西部的十堰市竹溪縣和神農架林區,廣泛分布于海拔600米到2160米的潮濕林緣、路邊、溝邊,樹林下面偶爾有分布,個體數量龐大,當地用來做家畜飼料。巴山黃耆的莖呈匍匐狀,葉背面被白色柔毛,總狀花序呈傘形,花為黃色,莢果黑色呈線狀長圓形。經過深入研究,最終科研人員把巴山黃耆確立為黃耆屬傘序組一新物種。
研究人員表示,黃耆屬種類繁多,形態變異豐富,全球大約有2500—3000種,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屬之一。我國有400余種59組,在全國普遍有分布。近年來我國不斷有新的種類發表。巴山黃耆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人們對黃耆屬植物多樣性的認識,對黃耆屬的系統分類、進化以及開發利用都有積極意義。
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效益高、環境可持續的制藥方法,即用植物代替石油生產一種流行的止痛藥及其他有價值的產品。這一發現建立在一種先前獲得專利的生產撲熱息痛(泰諾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基礎上,有望為世界上使用最......
在自然界中,植物葉片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多種多樣,是構成繽紛多彩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植物分類的可靠特征。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片的大小和形態與農作物的最終產量密切相......
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動高校、職業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儀器,提升教學與科研水平您是否還在為填報儀器升級計劃而犯難?來了!來了!賽默飛帶著一站式學科熱點升......
現在,美國的消費者可以預訂一種持續發光的基因工程植物了。美國48個州的居民只需花29美元就可以得到一株能持續發出淡淡綠色光芒的矮牽牛。美國生物技術公司LightBio將于4月份開始運送一批5萬株“螢火......
2月13日,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研究員郭文永團隊,首次在全球尺度上闡明了多因子間復雜的交互關系及其對外來植物入侵的復合驅動機制,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
被子植物交配系統頻繁地由異交向自交轉變,約有10%~15%的物種呈現高度自交的特征。自交的譜系/物種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受到自然選擇的青睞,尤其是當自交過程中繁殖保障優勢(reproductiveassu......
近日,《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研究開發出一款多功能植物小RNA分析工具——sRNAminer,可便于研究人員進行一站式小RNA分析及可視化。sRNAmi......
日,《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研究開發出一款多功能植物小RNA分析工具——sRNAminer,可便于研究人員進行一站式小RNA分析及可視化。據介紹,植物小......
轉座子(Transposableelements,TEs)是較多生物基因組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在玉米中可達到80%以上)。與單堿基變異相比,轉座子序列長、突變速率快,可更快速地產生大效應的突變。轉座子能......
1引言綠色植物是自然界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從環境中吸收CO2,進行光合作用形成自身所需的有機物,放出O2,另一方面,也向環境中釋放微量的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organ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