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12.shtm
陽春三月,河南省寧陵縣20多萬畝梨花競相綻放,簇簇梨花如枝頭堆雪,潔白無瑕,處處是“村在梨園中,人在園中居”的鄉村美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賞花游玩。
?
張紹鈴(前排左一)在湖北枝江市進行梨園管理技術指導。南京農大供圖
近日,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在河南寧陵、安徽碭山、河北威縣等地分別舉辦多場“一縣一業”示范樣板縣建設推進活動。據悉,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在全國梨主產區和特色產區先后啟動了寧陵、威縣、碭山、枝江等7個“一縣一業”示范樣板縣建設,并在各縣設立了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深入聚焦各縣梨產業發展現狀與技術需求,為各縣“量身定制”專家團隊和科技服務方案。累計已示范梨新品種(系)160多個、新模式新技術30多項、果園裝備10余部,為支撐縣域梨產業全鏈條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科技賦能的“體系方案”。
河南寧陵:轉方式延鏈條
河南省寧陵縣是我國重要的酥梨產區,梨栽培歷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但由于品種單一,栽培模式和技術落后,管理粗放,貯藏、加工環節薄弱,品牌意識淡漠等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寧陵梨產業陷入了果實品質退化、生產效益低下的發展困境。
2008年,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運行。寧陵縣被納入了梨體系第一批示范縣。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張紹鈴帶領梨體系多位崗、站專家多次與寧陵縣委、縣政府、科技局等主管部門領導及農技推廣技術骨干、種植大戶座談交流,為寧陵梨產業把脈問診、出謀劃策,著力破解當地梨產業“豐產不豐收”的發展瓶頸。
梨產業體系專家們為當地打造特色梨果品牌開出了科技“處方”:通過低效梨園改造和倒“個”形、“Y”字形等高光效樹形和液體授粉、“減肥減藥”技術示范應用,提升梨果品質和質量安全,加強采后保鮮加工,拓展電商銷售渠道;加快構建以酥梨為主體,集采摘、觀光于一體的發展模式,促進產業鏈延伸與增值,加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有了源源不斷的科技助力,到2019年,寧陵縣梨樹種植面積達22萬畝,總產量65萬噸,產值超10億元,梨農人均收入逾1.2萬元,成功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打鐵趁熱,2020年,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與寧陵縣人民政府簽署了“一縣一業”戰略合作協議,科技服務覆蓋全產業鏈。
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寧陵)正式揭牌。一支由國家梨體系首席科學家牽頭,14個崗位、1個試驗站組成,涵蓋梨育種、栽培、土壤肥料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控、機械化、貯藏保鮮、果品加工、質量安全、果品營銷及品牌創建等環節的科技服務專家團隊入駐寧陵。借助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夏露、丹霞紅、翠玉、梨樹液體授粉、病蟲害綠色防控、梨果貯藏保鮮、精深加工等一大批體系新成果在寧陵落地生根。
張紹鈴介紹,近年來,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的最新科技成果在寧陵全面推廣,寧陵酥梨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到12%~14%,成效顯著。使用無人機進行液體授粉,一架無人機一小時可完成30畝梨園授粉,花粉用量僅需人工授粉的1/5,僅授粉環節就可節約成本上億元,大大緩解了農忙用工難的問題。在體系專家協助下建成的集倉儲、分選、物流、深加工為一體的寧陵果蔬冷鏈物流產業園也已投入使用,可儲存7000噸梨果,預計年創利稅500余萬元、帶動400多人就業。
在寧陵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的技術支撐下,“政科企”三家協作,以提質增效為根本,推動傳統梨樹種植向現代農文旅融合轉變,走出了一條從“供應鏈先行”到“產業鏈扎根”再到“創新鏈賦能”的轉型之路,讓百年梨鄉煥發新生機,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湖北枝江:樹品牌拓渠道
“我家梨園里的精品梨都能賣到10多塊錢一個,一般的出園價格也能賣到4塊錢一斤。” “中國砂梨之鄉”湖北枝江百里洲鎮的梨農夏克廣說起自己種的梨,驕傲萬分。百里洲鎮是萬里長江第一大江心洲,這里種出的砂梨果實個大、肉脆、汁多、味甜,精品砂梨暢銷全國,年產值達2.1億元。2022年,“百里洲砂梨”品牌價值突破14億元,是該鎮梨農重要的收入來源。
然而,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2009年之前,百里洲梨產業還面臨著品種老化、技術管理水平落后,經濟效益低下的困境,梨園面積一度由10萬畝減少到不足6000畝。從無人問津到供不應求,百里洲砂梨逆襲的背后究竟藏著什么秘密武器?
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胡紅菊揭開了謎底:“2008年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以來,依托武漢綜合試驗站與多個企業、合作社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在枝江陸續引進體系的多項新成果,包括翠冠、翠玉、蘇翠1號、鄂梨1號等新品種30多個,圓柱形樹形、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樹形,液體授粉、綠色高效病蟲害綜合防控、肥水一體化等新模式、新技術20多項,給原本日漸衰落的百里洲砂梨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通過體系專家手把手培訓指導,培養了一批本地的‘土專家’。”
2021年,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將枝江市納入體系“一縣一業”示范樣板縣,為枝江市系統制定了梨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規劃:重點圍繞進一步提升梨果品質和質量安全、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等方面和枝江市政府、主管部門、企業、合作社等開展深度合作。
通過優化梨品種結構,延長鮮梨供應期;示范推廣梨果品質提升技術,促進提質增效;建設智慧梨園,推進產業現代化、數字化;修建冷庫,降低梨果采后爛損;搭建砂梨電商銷售平臺,開拓商超、預售、認購等多樣化銷售渠道和方式;組織梨產業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大會,培育壯大“百里洲砂梨”品牌,建立梨果溯源體系,確保品牌品質可靠;通過協助當地政府建設砂梨主題公園、舉辦“梨花節”、“開園節”、“砂梨鑒評”等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產品到抓產業、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枝江市梨產業穩步實現了從“賣資源”向“賣產品”“賣技術”“賣品牌”“賣文化”的跨越,給梨農增收致富、縣域經濟發展安上了“新引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421.shtm10月11日,科幻電影《749局》科影融合特別場在京舉行。電影主創團隊與科技領域相......
10月11日,甘肅省迎來了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歷經六十八載發展的甘肅省唯一一所林業類高等院校,正式邁入了本科教育的新階段,開啟了新的征......
”標志性科考活動獲系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主體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這次科考從天到地、從冰到水取得了全方位的進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
關于確定2024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
10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團隊梅之南教授和楊慶勇教授課題組,發布了首個專門面向菊科植物的多組學數據庫平臺——AsteraceaeMulti......
實驗桌上堆放著精密儀器和焊接工具,電腦上是正在運行的電路圖,一頁頁寫滿了數據、畫滿了圖樣的紙張在桌面鋪開,各式或大或小的電子元件前,南京郵電大學工程實驗教學部創新中心副主任郝學元正在埋首研制電工電子實......
近日,記者從中國計量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蜜蜂與蜂產品學研究團隊主持的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4349-2024 蜂花粉總多酚的檢測福林酚試劑比色法》和《GB/T44350-202......
10月10日,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并主持召開的“面向軟性物料的多級賦碼追溯柔性包裝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議在廣東佛山舉行。經專家鑒定,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獲悉......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組培與轉基因團隊在全球率先獲得了橡膠樹CRISPR/Cas9純合基因編輯橡膠苗。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andProd......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香(大)蕉栽培生理生態研究組從森林鏈霉菌2-6中分離獲得抗枯萎病菌(FocTR4)的活性物質FluvirucinB6,解析了該抗真菌物質的抑菌作用位點及抑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