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6-13 17:44 原文鏈接: 厄爾尼諾再度登場,2024年或成史上最暖年?

    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有機構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氣溫,2024年或成為史上最暖年。13日,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對厄爾尼諾現象進行解讀。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偏高的一種現象,反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偏低時則出現拉尼娜現象。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會交替出現。自2020年年中開始,全球經歷了持續3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到今年3月,本輪拉尼娜事件正式結束,厄爾尼諾開始登場。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8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5月,隨著赤道太平洋海面溫度上升并超過平均水平,出現了弱厄爾尼諾現象。

      “此次厄爾尼諾發展比較快,比科學家們預計的出現時間提前了一到兩個月。”周兵表示。

      分析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氣溫,2023年或2024年將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紀錄,成為史上最暖年。

      對此,周兵表示,受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的疊加影響,2015年、2016年相繼創下1850年有儀器記錄以來的全球最暖紀錄。最近幾年處于變暖平臺期,主要是與“三重”拉尼娜現象有關,與冷水相關的拉尼娜有助于地球短暫“冷靜”。而隨著厄爾尼諾的回歸,全球變暖有可能將重新回到之前的軌道。“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干旱還會使全球林火增多,以澳大利亞2019年9月開始持續了4個多月的森林大火為例,這場大火向地球系統釋放了4億噸的二氧化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對于2023年、2024年會否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紀錄,周兵表示,目前還要看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在發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強度,如果能夠達到強厄爾尼諾事件等級,創造這種紀錄的概率就會增加,如果是一次中等強度事件,那么就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內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紀錄。

      周兵表示,根據當前主流機構的預測意見,全球即將迎來一次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循環周期一般為2-7年,平均周期4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大概在15年至20年左右會出現一次,上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現,到現在只過去了6年至7年的時間。”

      在厄爾尼諾“加持”下的全球變暖還將進一步放大極端災害天氣的影響。5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通報提醒,需對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做好準備。

      “拉尼娜也罷,厄爾尼諾也罷,給全球帶來的氣象災害是非常顯著的,排在全球前十位的洪澇災害中都有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的身影。”周兵表示,歷史上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都給全球糧食產量造成了影響,大多數糧食主產國的作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

      對于中國來說,周兵表示,今年夏季,厄爾尼諾現象可能使南方降水偏多,2023/2024冬季,中國暖冬的概率會增加。“過去三年,受‘三重’拉尼娜影響,南方降水相對較弱,出現了‘南旱北澇’的情況,隨著厄爾尼諾回歸,‘南澇北旱’也將隨之回歸,南方需關注城市內澇的情況,北方則需要關注降水偏少可能造成干旱的情況。”

      2022年夏季,中國南方遭遇了持續極端高溫天氣,也讓中國公眾進一步認識到全球變暖的迫近。對于今年夏季的高溫情況,周兵表示,今年是厄爾尼諾發展年,影響中國季風環流,進而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今年6月前后中國華南等地的高溫天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種氣候的一種響應,厄爾尼諾出現以后,下沉氣流在西太平洋,加強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使處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華南地區出現高溫天氣。

      他表示,除了厄爾尼諾的作用,近十年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面積和強度不斷攀升,維持在一個很高的量級,也有可能使受副高控制的中國多地高溫更強、面積更大。


    相關文章

    厄爾尼諾事件已于5月結束夏末秋初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

    6月14日,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顯示,2024年5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較前期明顯下降,尼諾(Ni?o)3.4指數為0.28℃,3月至5月指數滑動平均值為0.78℃。根據國家標準《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

    厄爾尼諾對氣候影響結束?專家:預計今夏氣候仍異常

    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12月達到峰值,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今年1月以來,厄爾尼諾不斷衰減,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于4月到5月結束。這是否意味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氣候影響也隨之結束?......

    厄爾尼諾事件持續衰減夏季或將進入拉尼娜狀態

    中新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陳溯)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3日表示,厄爾尼諾事件目前處于持續衰減狀態,夏季有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從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自2024年1月開始衰減。該事件峰......

    厄爾尼諾現象將給全球帶來破紀錄高溫

    氣候模型預測,由于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加勒比海、孟加拉灣、南中國海,以及阿拉斯加和亞馬孫部分地區今年將迎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2個月。“這些地方出現具有破壞性的極端情況的風險會增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演變機制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鑫團隊/王春在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謝強團隊在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演變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結合觀測數據以及數值模擬試驗,揭示了海洋性大陸森林砍伐......

    世界氣象組織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至明年4月

    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目前的厄爾尼諾事件預計將至少持續到2024年4月,會對天氣模式產生影響并導致陸地和海洋溫度進一步上升。世界氣象組織8日發布了一份關于厄爾尼諾、拉尼娜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

    厄爾尼諾與氣變交織“烤”驗2023今年成為史上最熱年的可能性高達八成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稱,初步數據顯示,今年6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面溫度達到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6月已經悄然離去,但熱浪炙烤全球的腳步并未停歇,溫度計的水銀柱在繼續攀升,歐洲很多地區的溫度......

    研究揭示厄爾尼諾新幾內亞沿岸潛流變化規律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地學領域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雜志:海洋》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2015-2016極端厄爾尼諾事件期間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新幾內亞沿岸潛......

    全球今年恐迎來厄爾尼諾“大烤”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世界各地頻繁創下高溫紀錄。今年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

    厄爾尼諾警報!全球將迎高溫“烤”驗

    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12日暫時緩解。不過從13日開始,北方大部地區又將再度受到高溫的影響,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8℃以上。根據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高溫天氣過程率先在華北平原出現。從明天起至周末,高溫在北方繼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