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4-28 10:36 原文鏈接: H7N9禽流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獲悉,由該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院士領銜的H7N9禽流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論文《人類感染活禽市場來源的新發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臨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組特征》日前正式發表于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這標志著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獲國際認可,該成果將對我國乃至國際防控和診治H7N9提供科學依據。

      李蘭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同時也是國家H7N9禽流感預警控制專家組成員及國家H7N9禽流感治療組副組長。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研究成果和公眾關切的問題,記者向李蘭娟做了詳細的了解。

      在國際上首次證明H7N9病毒源于禽類

      李蘭娟告訴記者,實驗室第一時間就開展了H7N9禽流感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建立了H7N9病毒快速檢測、分離培養和基因測序技術,對重點人群和環境進行了監測篩查。

      “研究發現4位患者都具有接觸家禽史,包括銷售或采購活禽,我們對患者可能相關的活禽市場中的雞、鴨、鵪鶉和鴿子進行了采樣,并檢測出H7N9病毒。”李蘭娟表示,根據患者體內分離出的H7N9病毒與活禽市場的雞中分離出的H7N9病毒株進行遺傳學比較,其8個基因片段中有6個是禽源性,病毒株之間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超過99.4%。

      “這表明了病毒從禽類向人類傳播的可能,也獲得了H7N9病毒從禽類向人類的證據。”李蘭娟說,研究還發現H7N9禽流感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禽流感,在人類感染該病毒前并未導致家禽發病與死亡。

      在國際上首次警示病毒正在向適合感染哺乳動物方向發展

      目前公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H7N9禽流感會不會在人際間傳染。

      李院士告訴記者,研究團隊對303名患者家屬和密切接觸者,特別是82名未經保護與患者有過接觸的醫護人員進行臨床監測,在14天醫學觀察期內,所有接觸者均未出現任何感染征象,提示H7N9病毒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人際間傳播方式。

      “不過,研究團隊對病毒基因組研究顯示,H7基因的226氨基酸位點已發生變異,使得禽類的H7N9病毒更容易感染人。PB2基因盡管只發現了701位點發生變異,但要高度警惕,如果PB2基因627和701氨基酸位點同時發生變異,將會增加人際傳播的危險性和可能性。”李院士表示,目前研究團隊正密切觀察H7N9病毒的變異情況。

      在傳播途徑方面,對于呼吸道的傳播方式專家意見較為統一,李院士表示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消化道傳播途徑”,目前團隊正對傳播途徑作進一步研究。

      人工肝技術對治療感染H7N9患者臨床效果突出

      研究團隊針對疫情初期4例重癥病例進行研究,發現四人均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發病時都出現了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燒和下呼吸道病癥,在發病隨后的3到14天內出現呼吸衰竭。

      李院士說:“我們還首次發現H7N9病毒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痰和下呼吸道灌洗液陽性率高,持續時間長,鼻咽拭子病毒檢測陽性率低,且持續時間短。”

      另外,團隊首次發現H7N9病毒感染重癥者有類似SARS病毒感染的“細胞因子風暴”現象。

      李院士介紹說,綜合分析“細胞因子風暴”現象后,浙大一院創造性地應用人工肝技術清除患者體內堆積的炎癥因子,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癥反應,幫助重癥患者渡過器官功能衰竭難關,臨床治療效果突出,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病死率。

      目前浙大一院已收治H7N9禽流感重癥患者43人,其中2人已出院,李蘭娟透露接下來將有更多患者出院。

    相關文章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能大賽,為進博會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0月26日,上海市舉辦了“第三屆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能大賽”。本次大賽旨在提高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為第六屆......

    干濕一體化實驗室獲多筆融資或將成為AI制藥企業的下一個寵兒

    生物醫藥行業歷經多年發展,藥品種類豐富,但針對的藥物靶點仍然十分有限。在人類蛋白質組中,超過75%的靶點尚未成為成藥目標,而像PD-1、GLP-1等已驗證有效的靶點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許多腫瘤疾病、神......

    長沙環保職院首屆“綠色的搖籃,安全的港灣”實驗室安全周啟動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于10月23日正式啟動首屆“綠色的搖籃,安全的港灣”實驗室安全周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師生實驗室安全意識,有效防范和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校園安全、師生生命安......

    公布760萬采購意向:涵蓋多種檢測設備

    近日,普洱市公安局發布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政府采購意向。預算金額762.17萬元,包括毒品實驗室修繕改造項目以及毒品實驗室設備購置項目。詳細信息如下: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

    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團隊: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細胞形成組織空間形態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五大條件即可申報!兩部門印發《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管理辦法》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制定了《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旨在加快推進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的培育和創建,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支撐質量強國、制造強國建......

    科學家分析禽流感在21世紀的流行

    10月18日發表在《自然》的一項研究報道了高致病性H5禽流感病毒在生態與演化上的主要變化,包括全球分布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病毒的暴發中心已經擴展到亞洲以外,傳播到了非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2021......

    生物工程新突破!基因編輯技術讓雞能抵抗禽流感

    根據《自然·通訊》10日發表的一項生物技術概念驗證研究,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出對禽流感有部分抵抗力的雞。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潛在策略,有助于減少禽流感從野外禽鳥向養殖家禽的傳播。野生母雞(左)......

    巴西將建設連接同步輻射光源的生物安全實驗室

    巴西將建設拉美首個最高級別生物安全(P4)實驗室,也是首個與同步輻射光源相互連接的生物實驗室。新實驗室將建在國家能源和材料研究中心(CNPEM),該機構隸屬于巴西科技創新部。該實驗室由國家科技發展基金......

    紫金山實驗室啟動校招:博士年薪41萬起

    “科研如登山,我們期待志同道合的登山人加入。”日前,紫金山實驗室發布招聘公告。公告顯示,此次招聘對象為2024屆海內外優秀應屆博士、碩士以及出站博士后。碩士年薪20萬起,博士年薪41萬起,頂尖人才待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