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10年來政府在重大生態工程建設上已投入了一萬兩千億元,“投入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但由于整個國家生態環境的底子太過脆弱,加之“管理嚴重滯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前景依然不容樂觀。在5月25日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杰披露了我國生態系統的這一最新狀況。
傅伯杰說,就目前來看,中國生態系統服務仍然在退化:森林的蓄積量和木材的生產能力,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濕地也面臨萎縮的危險,功能還在持續退化;草地生態系統則面臨一個相對嚴峻的事實:繼續退化,其單位面積產肉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當前中國生態系統的管理仍然嚴重滯后。傅伯杰說,“我們是重建設,輕管理”,比如,重視了生態系統產品的提供功能,而忽略了生態系統的環境和生態的調節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此外,對生態系統管理的科技支撐也還不夠。”
具體來說,伴隨著城市化的過程,建設用地將會大幅度增加,我國已經確定了保護18億畝耕地的紅線,確保耕地的面積相對穩定。但是,傅伯杰發現,有近一半未利用的土地根本不可能改造成森林或者草地,比如西北地區大面積分布的天然沙漠等等,因此,只有11%未利用的土地,尚有轉變成森林、草地或濕地的可能。這意味著,就土地利用而言,增加一類生態系統面積,勢必要減少其他生態系統的面積。
他因此建議,我國森林、草地和濕地生態系統管理的目標必須盡快實現從“以增加面積為主”轉向“以提高單位面積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為主”的戰略轉變。
此外,傅伯杰還呼吁推進實施生態補償政策。他認為,要繼續實施已有的國家生態建設工程和農戶補貼政策,在中西部生態脆弱地區實施新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工程,對生態補償尤其是在西部地區應該加大投入。
當然,也有令人欣慰的事實,傅伯杰說,隨著生態系統投入的加大,中國自然保護區已經達到國土總面積的15.5%,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覆蓋率已經由 15.6%提升到了20%多,草地和濕地加速退化的趨勢得到一定的遏制。他也因此認為,“中國進入到了一個生態恢復的重要階段”。
10月8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7月8日,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并作主旨講話。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論壇為期2天,今年的主題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舉辦開......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名稱關于征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3-00065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