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全國首家以個體化醫學理念為核心的腫瘤診療中心——天津太山腫瘤生物治療醫院,在天津市空港經濟區舉行奠基儀式。該院總占地面積約100畝,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將設床位1000余張,擬于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可為患者“量體裁衣”定制治療策略,滿足人們多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
天津太山腫瘤生物治療醫院是依托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優勢資源,與美國莫菲特腫瘤中心實行全面合作的國際化醫療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任院長,美國著名莫菲特腫瘤中心前院長威廉·道頓博士任名譽院長,并聘請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專家作為顧問團參與管理指導。該院將在個體化分子診斷、藥物治療、生物治療、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信息化管理以及患者服務等各個方面,貫徹個體化診療的模式,建設成由個體化分子診斷中心、腫瘤個體化治療中心、免疫生物治療中心和腫瘤個體化治療研究所等組成的國際化腫瘤個體化診療中心。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孫佳姝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韓達課題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教授張少華合作,在腫瘤細胞外囊泡DNA分子邏輯運算與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
新冠對于癌癥患者威脅尤其大。一方面,癌癥患者往往身體狀態不佳,被感染后出現重癥的風險更大,另一方面,新冠顯著影響醫療系統的正常工作,很多患者被耽誤治療。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一定總是壞......
12月2日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中美兩國研發人員最新制備出一種可以搭載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材料。這給實現高效低毒的腫瘤治療帶來新希望。“這種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好比一個盡職的‘納米搬運工’。......
摘要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從研究植物代謝組學到發現疾病的生物標志物研究,再到開發新的療法,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成像技術已成為這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MALDI技術通過提供對治療化合物及其......
利用CRISPR-Cas基因組編輯系統,現在可以對細胞中的基因進行精準地切割、修復甚至替換,這一技術已為治愈一系列罕見的遺傳疾病開辟了新的可能。因發現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的兩位科學家也在今年榮獲......
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其微生物種類超過1000種,數量占人體總微生物量的78%。有趣的是,腸道粘膜集結了人體約60%~70%的免疫細胞,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也可謂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閻錫蘊院士團隊在《NanoToday》雜志在線發表了關于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Drug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研究院戴海明、聶金福團隊,在循環腫瘤細胞(CTC,CirculatingTumorCell)的富集和檢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io......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小平團隊前期研究發現,瘧原蟲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拮抗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并通過外泌體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腫瘤組織中的一種全新的長非編碼RN......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肖國青20日披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歷時26年磨一劍,突破國外專利封鎖,攻克核心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國際首臺“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