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是近幾年來我們所面對的最嚴重的問題,針對中國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中國將出重拳強力治理大氣污染,記者獲悉,最快本周國家將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規劃,以便對全國的PM2.5治理給出時間表。在大氣治理方案完成后,水治理方案也將隨后啟動,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空氣污染監測及水污染檢測企業將收益。
空氣污染嚴重相關標準將出臺
針對中國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將出重拳強力治理大氣污染,重點領域是工業,包括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此舉將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
中國環保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包括從宏觀層面要把PM2.5控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微觀層面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重化行業主要企業必須全部安裝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裝置。
“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領域是工業,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是整治的重點。”消息人士稱。
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區域是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其中京津翼是重中之重。目前直接影響京津翼氣候條件的地區除河北外,還有山東、山西、內蒙等,僅河北省年鋼產量就超過2.5億噸,嚴重影響北京的大氣環境。
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或于本周出臺
記者獲悉,最快本周國家將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規劃,以便對全國的PM2.5治理給出時間表。“(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做,但是難度非常大。”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在近期北京科博會上對記者說。
5月22日,出席北京“第十六屆科博會”能源論壇的間隙中,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楊鐵生接受采訪時表示,由環保部牽頭制訂的“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幾易其稿,有望本月上報國務院。
一位接近發改委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本次行動計劃要求空氣達標的時間(達到二級空氣質量標準,PM2.5年濃度為每立方米35毫克)不能拖得太久。“5年內需要有實質性進展,不能讓老百姓等到20年以后。”
此前,北京等提出本區域內達標時間表都劃定在2030年。
不過,真正要實施起來難度太大。原因是,PM2.5最主要的因素——燃煤難以降下來。比如國家煤炭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煤炭消費總量是39億噸左右,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12年中國原煤產量為36.5億噸,增長3.8%。據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測算,2012年前11個月,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約37.2億噸,同比增長4.4%。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指出,只以2012年煤炭消費量36億噸計算,到2015年,煤炭十二五規劃的39億噸煤炭指標就打不住了。“因為每年煤炭消費量是增加2億噸左右,要只增加一億噸,比較難。”
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方案將相繼出臺
為進一步推動跨省份、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環保部正在擬定涉及19個省份的水泥、鋼鐵企業環保考核辦法,其中包括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投運率、機動車黃標車淘汰率和尾氣檢測率等多個指標,并爭取對空氣質量實施一票否決制。
環保部正在制定的考核辦法中,“規劃年度考核”與“終期評估結果”將向國務院報告,作為地方各級政府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對項目進展緩慢、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實施階段性建設項目環評限批。
根據了解,上述行動計劃屬于本屆新政府出臺環境治理措施的一部分,另外還有水污染治理方案,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等。在大氣治理方案完成后,水治理方案也將隨后啟動。
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和去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一樣,本次行動計劃對重點區域實施不同的政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為重點。
具體措施包括,嚴格確定各省市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下降比例,大幅消減各省市煤炭消費總量,取締城市燃煤電廠,對黃標車強行淘汰,對機動車強化年檢,對產能過剩行業加快淘汰力度等措施,對PM2.5的減排納入政績考核。同時各地將以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來代替燃煤發電。
不同的是,《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一些指標或將調整。目前國家發改委已與各個省市進行了協調,各地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同時對污染源進行普查。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均召開了相關會議。
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和去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一樣,本次行動計劃對重點區域實施不同的政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為重點。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
2021年7月,魏源送在南昌烏沙河現場采樣受訪者供圖采訪魏源送的這個下午,他雙眼通紅,追問之下記者得知前一晚他加班到凌晨兩點鐘。作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員,最近,他正忙于南......
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肥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女性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和體脂的因素之一。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論文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7.shtm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學者在一項40余萬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
記者7月1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常實教授團隊7月8日在《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Health)上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首次提出長期高濃度臭氧暴露與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密......
為促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近日財政部下達2022年水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的通知,用于支持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通知明確列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安排金額,全國共......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郁金泰聯合國際國內多位知名學者,對三種常見空氣污染物,包括細顆粒物(PM2.5)、地面臭氧及二氧化氮不同時間窗口暴露濃度的風險效應進行估算,揭示了長期暴露于PM2.5顯著......
缺血性心臟病(IHD)是全球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估計,2019年全球約有910萬人死于IHD。而急性冠脈綜合征(ACS)作為IHD的重要臨床綜合征,是一種致命的心血管急癥,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