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范圍內空氣污染最嚴重地區之一的山東省,日前作出了一項很鄭重的承諾:利用8年時間,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讓老百姓享受到最基本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這一目標時間表,甚至比國內某些較發達地區提前了10年。
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近日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專訪,闡述大氣治污夢想。“山東人膽兒大,辦事不給自己留后路。”張波說,“我們提出利用8年時間,將大氣污染物砍一半,就是沒有給自己留后路。”
窘境
山東面臨的是這樣一個窘境:2012年,這個省雖然主要空氣污染物連續兩年下降,但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濃度仍分別超出2012年公布的國家《環境空氣指標標準》中的二級標準0.84倍、0.1倍、0.03倍和1.4倍。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的監測顯示,17個市中只有威海符合上述標準中二級標準的要求。
同時,今年前2個月,山東省17個市共出現重污染70天(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天(次),增幅超過300%。
張波說,2012年的國標其實并不是一個高標準。這個標準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先進國家和地區差距還很大。“僅僅比印度的標準嚴一點。”
張波稱,山東未來8年大氣治污總目標是“讓群眾能夠享受到最基本的空氣質量”,實現這一目標分三步走。
實現空氣質量基本達標,是山東繼水污染治理之后提出的目標。2003年,山東省提出了水污染的治理目標。當時的目標是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魚。
這個目標在2010年得以實現。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了魚類生長,并且是穩定生長。
“現在,濰坊通過高壓泵深井排污的疑團還在籠罩,人們也提出很多質疑,但你見過誰質疑山東的河里有魚?”張波反問道。
有了水污染治理的成功經驗,張波認為,8年的大氣治污夢也一定能夠實現。到時候,群眾會感受到藍天白云、群星閃爍。
什么是藍天白云、群星閃爍呢?
山東給出的技術參考是,每天能見度大于10公里的時間超過16小時。
調結構與取消“特權”
張波告訴本報記者,山東要實現8年治理大氣污染的目標,工作思路是“調結構、促管理、搞綠化”。其中最難的是調結構。“調結構就是要傷筋動骨,很難受,涉及方方面面利益,且是根本利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消耗的煤炭占到全世界的一半。山東又是全國最大的煤炭消費省,占全國煤炭消耗總量的十分之一。
“在不到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燃燒了如此數量的煤炭,你可以想象空氣質量。但煤炭消耗如此之多,并不是普通民眾燒的。這是因為多年來山東上了太多的高耗能項目。”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山東省共消耗煤炭3.8億噸。這其中,山東的火電、鋼鐵、建材、化工和石油煉化這五大行業,雖然只產生了30%的工業增加值,但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卻占到八成以上。
近年來,山東在調結構方面還是下了狠力的。拿上述五大行業來說,2010年,它們的污染物排放占到了總量的93%,到去年,減少到86%。
山東要求,上述五大行業,到2017年大氣污染物排污強度要下降30%以上。
山東還決定,到2015年徹底取消高污染行業的排放特權。張波說,設置污染排放特權是因為這些企業在環保方面存在不足而把條件放寬。時間長了,“特權”就成了保護落后。
“其實,對企業并不是不講理。我們設置的8年目標,分步前進,也是逐步加嚴的過程。企業可以逐步適應、調整。需要使用強制性手段對企業關停的例子不會很多。這其實是一種倒逼作用。”張波說。
張波說,相比企業,地方政府在環保方面的力度就差一些,比如,污水處理、管網建設,現在還存在不足。山東河道的污染,現在主源不是企業污染,而是直排的生活類污水。
比如小清河,流經山東的5個市,成了各地的排污溝,治理起來就相當困難。
下一步,山東要做的還有能源結構的調整。到2015年,山東省要實現煤炭消耗“不升反降”的轉折,到2017年,煤炭消費量力爭比2012年減少2000萬噸,到202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中所占比重要下降到60%左右。
到2015年,“外電入魯”要達到1600萬千瓦。這相當于減少5000萬噸煤炭消耗。2020年,“外電入魯”力爭達到3200萬千瓦以上。而目前,山東火電總裝機容量在7000萬千瓦。
實現改善50%的另一項措施是“搞綠化”。具體就是在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周邊、城市的功能區之間,科學規劃和大力建設綠色生態屏障,到2015年,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42%和38%。
萬億投資
需要多少投資?山東省環保部門估算了一下,大致的投資規模應該在1萬億元。這也使得山東必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環保市場。
“這不是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政府要做的是起到引導作用,并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張波表示,山東結構很重,污染治理的要求又比較高。“這注定了山東必將成為未來中國最大的環保市場”。
張波進一步分析稱,“外電入魯”的輸電線路建設、清潔能源的替代建設、搞冬季供暖煤改氣、循環利用、發展核電等,需要大筆的投入。
根據日前發布的《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征求意見稿)》,未來8年,山東省規劃相關項目總投資約9000億元。其中一期規劃(2013年~2015年)重點項目十九大類,估算所需投資3955億元。
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批準了《〈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列入多氯萘等三種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正案》和《〈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
2023年5月17日-18日,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POPs論壇”)在山青海碧的青島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新污染物治理”,以“新污染物治理與健康環境”為主題......
于一種實驗性的新海綿可以讓從水中去除重金屬污染物的過程比以往更容易。只需一次處理,該設備就能將受污染的水降低到安全可飲用的水平。在之前兩項研究的基礎上,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這項技術。研究......
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近期委托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開展了污染物排放領域5項地方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取得良好效果。該局還將聯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充分運用此次效果評價結果,進一步強化該5項地方......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天津市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管理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照此執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3年1月30日天津市重點污染物排放......
12月26日,《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在會上發言致辭。張大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2021年7月,魏源送在南昌烏沙河現場采樣受訪者供圖采訪魏源送的這個下午,他雙眼通紅,追問之下記者得知前一晚他加班到凌晨兩點鐘。作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員,最近,他正忙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