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生態學是中科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的核心研究領域。自2006年以來,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貴瑞研究員、孫曉敏研究員和李勝功研究員等帶領下,該重點實驗室在穩定同位素生態系統生態學研究方向已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在基于調制式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TDLAS)技術之后,基于波長掃描光腔衰蕩光譜(WS-CRDS, Picarro Inc.)和離軸綜合腔輸出光譜(OA-ICOS, Los Gatos Research)技術的H218O、HD16O 和H216O、13CO2和12CO2激光痕量氣體分析儀也成為可能,但如何進行有效校正仍是國際同行面臨的科學難題。因此,研究人員定量評價了不同類型水汽和CO2穩定同位素儀器的非線性響應和時間漂移特性。
研究表明,所有儀器均需頻繁校正才能保證數據質量;廠家推薦的標定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度均達不到實際應用的要求;標定氣體涵蓋標定目標水汽或CO2濃度范圍比其涵蓋δ的范圍更為重要,提出了實時的兩點動態跟蹤大氣水汽或CO2濃度的校正策略。例如:Picarro 和Los Gatos δ13C儀器校正前差異可達9.44 ± 1.65 ‰,校正后差異僅?0.02 ± 0.18 ‰。完善了大氣水汽δ18O和δD和CO2 δ13C的原位連續觀測技術和方法,實現了生態系統碳水通量及其δ13C、δ18O和δD通量的協同觀測。
秦嶺是中國地理分界帶、氣候分區帶和生態屏障帶,也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地,被稱為中國的“中央水塔”和“中華綠芯”。作為中國中央屏障帶,其生態屏障功能對于維系整個中國的生態安全至關重要。然而,在氣候......
目前,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威脅本地物種和生態系統向外來物種入侵說“不”一種名叫“鱷雀鱔”的怪魚讓專業人員圍捕了好幾天;看起來明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卻有“生態殺手”的綽號;“個頭比田螺大,產......
一項新研究發現,全球變暖可能已經使格陵蘭島冰蓋發生不可逆轉的融化。圖片來源:FELIPEDANA/APIMAGES從融化的冰蓋到巨大的珊瑚礁,全球變暖正以明確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世界。但是,確定“臨界點......
科學家研究認為,可持續的海產品比牛肉、豬肉和雞肉為人類提供更多營養,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發現表明,以政策促進海產飲食替代其他動物蛋白,或可改善未來食品安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
氣候變化仍在加劇,適應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干旱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尤其敏感脆弱,厘清其對氣候變化的彈性與調控機制是科學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中科院植物所許振柱研究組基于內蒙古荒漠草原長期氣候變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09.shtm■本報記者胡珉琦說到生態系統固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路徑,人們最先想到也是最熟知的一......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是未來區域發展的特殊形態和城鎮化的主要載體。然而,城市群發展引起的土地利用變化是直接導致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變化的重要因素。滇中城市群位......
8月4日,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簡稱“碳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標志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遙感衛星正式服役。該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遙感衛星總體部抓總研制,將廣泛應用于陸地生態系......
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及搭載的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主......
“雙碳”戰略已成為新時代標志性的國家戰略目標。它不單單是中國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系統性變革,更是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從全球范圍看,“雙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