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7-17 09:58 原文鏈接: 不可忽視的表觀遺傳學:運動可改變DNA

      瑞典德隆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運動可以從基因角度改變脂肪存儲的方式。脂肪組織不僅可以被動地存儲能量,還能夠產生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作用于身體的其他部位。這項研究表明,運動可以使人體的脂肪細胞更高效地進行脂肪代謝,從而使脂肪存儲在正確的部位。這項研究發表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雜志上。

      眾所周知,生命在于運動,科學運動有益健康。適量的運動還可以預防疾病,比如可以預防糖尿病、骨質疏松癥和心力衰竭。

      運動改變脂肪存儲方式

      運動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發揮奇效。它可以提高心臟的功率和效率,可以促進某些神經遞質(在神經細胞間傳遞信號的特殊分子)的釋放,還可以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德隆大學一個由Charlotte Ling博士領導的科研小組研究發現,運動還有另外一個功能,那就是其可以在基因角度改變脂肪存儲的方式。

      該研究報告了六個月的適量運動對23名三四十歲左右的成年男性產生的影響。所謂“適量運動”則是指一個星期進行三次運動。六個月后,科研人員觀察發現他們的心率、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均顯著降低。除此之外,他們的脂肪組織也發生了變化。具體來說就是,脂肪組織中脂肪有關基因的表達方式發生了改變。

      這屬于一個迅速發展的生物學分支——表觀遺傳學范疇。其研究的重點不是基因本身,而是特定細胞中特定基因的行為。基因的某些位點(表觀遺傳學標記位點)結構發生改變導致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這是人體為了適應環境進行的一種改變,利用現代基因測序技術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到這種變化。

      之前有研究表明,運動可以誘導肌肉細胞發生表觀遺傳學變化,從而改變了肌肉中糖的代謝方式。Charlotte Ling博士和她的同事試圖在脂肪組織中尋找相似的發生表觀遺傳學改變的基因位點,結果發現在1663個基因中分布著18000個表觀遺傳學標記位點。這一結果表明,脂肪組織不僅可以被動地存儲能量,還能夠產生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作用于身體的其他部位。

      運動促進脂肪細胞代謝

      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又稱為2型糖尿病)往往是由于脂肪過多導致的。在發生表觀遺傳學變化的所有基因中,有18個基因是與肥胖相關的,有21個基因是與成人發病型糖尿病相關的。科研人員從中選取了兩個基因,在體外培養脂肪細胞過程中令其發生基因沉默。結果發現,這些脂肪細胞發生了變化,可以更有效地進行脂肪代謝。

      Charlotte Ling博士由此指出,運動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使人體的脂肪細胞更高效地進行脂肪代謝,從而使脂肪存儲在正確的部位,而不是游離到其他部位對人體造成傷害。多余的脂肪應該存儲在脂肪組織中,而不是肝臟或者胰腺。

      這項研究僅僅使一個開端。研究哪些由運動導致表觀遺傳學發生的變化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目前,世界人口肥胖問題日趨嚴重,政府應該呼吁公民多運動。

    相關文章

    憑部分基因和表型“認親”不靠譜

    長期以來,用物種形態特征和分子數據構建物種關系樹,是很多研究常用的做法。而實際上用這兩種方法推斷物種演化歷程時,常常出現相互矛盾的情況,但相關研究非常有限。4月20日,《細胞》刊發了一項由中國科學家領......

    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正式發布

    近日,《科學》雜志連發6篇論文,公布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這也是第一個完整無間隙的人類基因組序列。該系列研究主要由國際科學團隊端粒到端粒聯盟(T2T,Telomere-to-Telome......

    鳳蝶的五彩斑斕或源于基因快速進化

    科技日報記者趙漢斌蝴蝶因其豐富的色彩和形態等多樣性,長期以來是昆蟲生態與進化研究的重要主題。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學科組在蝴蝶顏色進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為了解鳳蝶色素的起源......

    揭開玉米“自私”基因的面紗有助遏制花粉漂移

    玉米是很多粗糧愛好者的心頭好。細心的“吃貨”會發現,市面上的“純種”玉米單價更高。和小麥、水稻的自花授粉不同,作為三大主糧之一的玉米,雖然“雌雄同株”,但卻是典型的異花授粉作物,這使得大田里的玉米往往......

    植物基因中的“備胎”也能逆襲

    與感情世界里的“備胎”一樣,基因世界里的“備胎”總是受到忽視。不過,有時它們也會“逆襲”。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許操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研究員ZacharyLippman團隊合作研究表明......

    基因科學,是否真能繞過倫理?

    基因編輯、人工智能覺醒、異種器官移植、個人網絡信息安全……科學技術不斷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同時可能引發一些前所未有的倫理挑戰。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

    我國科學家發現影響作物包殼性狀的關鍵基因

    植物種子的包殼性狀是指種子被堅硬的穎殼包裹的特征。包殼的種子會降低機械脫粒效率,從而增加勞動生產成本。在田間機械化播種時,包殼的種子很容易在播種機的齒輪和管道出口發生粘黏,導致播種不均勻。中科院遺傳發......

    “科技基因”開啟創收路上的“金色莊園”

     草莓科企合作團隊。南京農大供圖近日,草莓上市。在江蘇省南京市各大中高端超市的水果貨架上,隨處可見“金色莊園”出品的精品草莓。這是一家聚焦草莓育種、栽培與銷售的創新型企業。據總經理吳中平介紹......

    政協委員:基因編輯底層創新缺乏待破局

       采訪對象供圖  “我國雖然在動植物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和應用上居于世界前列,但原始專利嚴重缺位,核心專利及底層技術大多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壟斷,產業......

    新研究發布中國人群可移動元件插入變異圖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4900.shtm可移動元件(也被稱為轉座子或轉座元件)約占人類基因組的一半。在人類基因組中,Alu、......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