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內開展的旅游度假項目、餐飲業、網箱養魚等經營活動,嚴重影響著水庫的水質。圖為停止營業等待取締的餐飲和旅游船只。
在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庫區,旅游度假項目、餐飲業污染、網箱養魚、土地石漠化、河流污染等問題,直接影響著水質安全
2003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按照規劃,中線一期主體工程于2013年完工,2014年汛后正式通水。
如此浩大工程,只為缺水區的群眾能夠喝上一口干凈的水。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采訪時發現,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存在的旅游度假項目、餐飲業污染、網箱養魚、土地石漠化、鸛河和淇河污染等問題,對水庫水質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大觀苑旅游項目
擅自改變項目審批性質,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內建設旅游項目,并沒有進行環評,面對環保部門多次停產整改通知置之不理
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內建設的大觀苑旅游項目位于淅川縣馬蹬鎮石橋村,隸屬于河南省福森藥業有限公司,整個項目占地12平方公里,如同一個小縣城的面積。
據了解,丹江口大觀苑項目是2005年開始建設的,最初是依照中藥材種植生態示范園區項目進行立項,但隨后就改變了項目性質,按照旅游項目進行開發。2009年“五一”期間,項目開始試運營,2010年正式接納游客參觀住宿。
記者調查發現,大觀苑前期項目于2007年8月經南陽市環保局審批,審批內容為以保護和改善水質為目的的中藥材種植生態示范建設項目。但在2008年11月,淅川縣環保局在檢查中發現,建設項目與所批準內容并不相符,隨后對其下達了責令糾正環境違法行為通知書。
2009年3月,南陽市環保局在進一步調查中發現,大觀苑項目不但沒有停工,反而建設了一座迎賓館、一座多功能自助餐廳。另外在靠近景區西側的地方建了50棟別墅、600平方米職工宿舍以及800平方米的服務中心,來作為旅游項目的基礎配套設施。
此外,還建設了300平方米的藥王殿、100平方米左右的思源亭、一座160米長的飛江鎖鏈橋以及萬米沿江走廊等旅游參觀景點,并購置了8艘游艇,作為游客游覽丹江口水庫的工具。
2009年,南陽市環保局致函淅川縣政府,對河南省福森藥業有限公司中藥材生態示范基地擅自改變環評建設內容及建設用途,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內開發建設觀光旅游項目的違法行為提出了批評。
南陽市環保局特別指出,這一項目離丹江口水庫水體很近,環境非常敏感,開展旅游活動會直接影響水庫水質,也會影響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并責令大觀苑旅游項目停工建設和使用,限期補辦環評手續,并依法對福森藥業違法建設運營行為處以12萬元的罰款。
2009年年11月,南陽市環保局針對福森藥業大觀苑項目再次致函淅川縣政府,但這一項目違規建設運營行為并沒有得到有效制止。依據相關規定,南陽市環保局分別向河南省環保廳和南陽市政府進行了報告。
2010年8月,環境保護部華北督察中心對福森藥業大觀苑項目下達了《糾正違法行為決定書》,但其違法行為依然沒有得到有效制止。
記者來到大觀苑景區內,一座8層樓高的酒店矗立在景區入口不遠處,與其遙相呼應的斜對面是一座座淡黃樓身灰瓦遮頂的別墅區。由于近期被媒體曝光,并被相關部門查封,這里也失去了往日的熱鬧,工作人員寥寥無幾。向遠處望去,就能看到遼闊的丹江口水庫。
“現在我們所有的景點景區都停止運行了,正在等待處理結果和解決辦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觀苑項目有營業執照、旅游許可證等證件。記者問其為什么沒有進行環評就開始建設,這名工作人員回復說,他們近幾年一直在找環評公司做環評報告,但沒有一家愿意承擔。前不久也找了北京的3家知名環評公司,開始說問題不大,但最終也表示無法做環評。
記者看到,這一項目營業執照注冊名稱為“河南丹江大觀苑旅游有限公司”,法人為曹長城,最新辦證日期為2011年8月10日。
按照國家規定,在一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不得進行經營行為的餐飲、旅游、養魚等行為,而大觀苑項目不但擅自改變了最初審批項目性質,并且沒有進行環評就開始建設,并對環保部門多次處罰并要求停業停產整改視而不見。
,
庫區餐飲游船污染
淅川縣丹江口水庫庫區有大小船只100余艘,其中26艘為餐飲船。這些餐飲船只都沒有配備相應的污染處理設施,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水中
記者來到位于丹江口庫區上游的碼頭,一排排船只在岸邊停放著,除了一兩只經營運輸過岸的船只在等待客人外,剩余的已經停止運營。船體前方貼有淅川縣政府下發的《關于依法取締庫區非法餐飲船的通知》,空蕩蕩的船上座椅東倒西歪。
在狹窄的岸邊,淅川縣政府組織的護庫保潔隊員正在河道和山坡上埋頭撿拾垃圾。據她們介紹,以前這里到處都是游客扔的垃圾,每天都撿不完。自從庫區沒有游客了,碼頭也干凈了很多,垃圾也少了。
記者了解到,上世紀末,當地政府依托丹江口水庫發展了一批“游丹江水、吃丹江魚”的旅游項目,一部分為當地有關部門發展的第三產業,一部分由當地群眾經營。發展至今有大小船只100余艘,其中餐飲船有26艘。
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船舶污染行為應當由海事、漁政部門具體實施管理。根據要求,作為經營旅游餐飲業的船只,應在船內配置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得向水體排放污水和垃圾。然而記者注意到,這些餐飲船只并沒有一家配備污染治理設施,污水和垃圾均直接排入水中。
記者看到在庫區旁邊的山坡上豎立著水位標尺,據當地環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此處蓄水位將達到174米,目前水位為130米左右。這就意味著,如果蓄滿水后,河床、山坡上的垃圾將被淹沒,很多不易降解的垃圾勢必會對水體造成污染,漂浮垃圾也會隨庫區水流向水渠下游,不但破壞生態環境,還會影響飲用水的安全。
當地政府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近日,南陽市政府下發文件,要求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沿線環境實施綜合整治。
在餐飲、旅游綜合整治方面,針對環丹江口水庫周圍及干渠沿線一級保護區內污水、垃圾直排入庫的碼頭魚莊、餐飲服務單位和旅游項目,要求必須全部停止運營,限期1個月內拆除;
對匯水區域及干渠沿線二級保護區內無環評審批等環保手續的企業,屬于《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前建成的,要依法實施限期治理或停產整治,并限期6個月完成治理工程建設,實現達標排放并通過環保驗收;
在《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后建成的,責令其在3個月內完善環保手續和治污設施,對逾期未能完成環保手續的一律予以關閉取締;對拒不執行限期治理任務或逾期未能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予以關閉。
據南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目前庫區內經營餐飲、旅游項目的船只,政府將限期清除上岸,如不執行將采用就地拆解船只的處理辦法。目前已經責令相關部門落實,并要求盡量減少群眾的利益損失。
網箱養魚
淅川縣丹江口水庫庫區內有網箱養魚4萬余箱,總經濟效益達到8億多元,關系到近4萬個家庭。如何進行取締,考驗著當地政府
目前,丹江口水庫庫區網箱養魚已經成為淅川縣的水產支柱產業。據統計,目前共有網箱4.17萬箱,每一箱經濟價值在20萬元左右,總經濟效益達到8億多元。
據了解,很多網箱養魚戶是上世紀60年代移民到青海和甘肅兩省的丹江口水庫庫區群眾,由于不適應當地生活,將近5萬人又返回了淅川。沒有了土地,很多人只能依靠水庫養魚為生。此外,還有一部分養魚戶是祖祖輩輩依靠養魚來作為家庭生活來源的。
據不完全統計,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內的網箱養魚基本上為一箱一戶,4萬多個網箱就是近4萬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如果現在就全部取締網箱養魚,群眾將損失8億多元。如何讓庫區群眾能夠安心上岸,也在考驗著當地政府。
記者本想走近網箱看看魚的情況,卻被一名養魚戶攔住了。他告訴記者,現在正是魚長膘的時間,如果移動網箱,魚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至少需要3個月才能恢復吃食,到了賣魚的時候賣不上好價格。
一位養魚戶對記者說:“我們這些養魚戶是先存在的,當時政府提倡網箱養魚,很多群眾都是貸款發展,到現在不給個說法就不讓我們養了,我們吃啥喝啥?”
記者采訪到淅川縣相關部門一位負責人。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為了減少群眾損失,維護社會穩定,淅川縣從具體實際出發,制訂了取締網箱養魚專項實施方案,在今年農歷年底前取締網箱養魚,可減少6億多元的損失,但仍有兩億多元的缺口。
“由于淅川縣財力有限,這部分補償資金僅靠我們籌集有較大困難,希望國家能給予相應的補償,來確保取締網箱養魚工作的順利完成。”這名負責人說。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根據《水污染防治法》規定,丹江口水庫應屬于一級保護水源地,不得存在養魚等行為,這些網箱養殖產業應屬于取締范圍。
但網箱養魚一直是庫區失地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產業,也是目前唯一的生活來源,關系到幾萬個家庭的生活。如何讓這些失地農民上岸后有一份保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也關系到丹江口水庫的水質。
,
土地石漠化
南陽市境內有石漠化土地300多萬畝,極易引起干旱和水土流失,導致土壤水源涵養能力更差,對丹江口水庫水質帶來一定的隱患
在丹江口水庫庫區周圍,由于人為破壞和自然變化,存在著大面積石漠化的山體和土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將會直接影響到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安全。
據當地林業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南陽市境內石漠化土地有300多萬畝,其中淅川縣石漠化土地有200多萬畝,分布于丹江口庫區和丹江河、鸛河等流域,涉及荊關、老城等14個鄉鎮。
土地石漠化,意味著土地退化、土壤少、貯水能力差、巖層漏水性強,極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會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形成山窮、水枯、林衰、土瘦的惡性循環。因為石漠化問題突出,淅川縣每年水土流失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220萬噸。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導致淅川土層變得更加貧瘠,水源涵養能力更差。
記者在淅川縣看到,大面積石漠化的山體變得光禿禿的,僅有的少量植物長勢慘淡,有些已經干枯死去。防護圍欄也是破爛不堪,很多防護網都已經不見了蹤影,山間羊群還在啃食禿山上不多的植被。記者拿起一塊石頭,輕輕一捏就碎了。
淅川縣境內的200多萬畝石漠化土地中,大部分為一類石漠化土地,治理成本高,對環境影響大。據淅川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淅川縣已經向國家申請了19億元左右的項目資金,來配合石漠化治理、恢復生態環境,目前正在招標。但要根治石漠化,單靠淅川自身力量遠遠不夠,必須有國家大力支持。
除了淅川縣之外,與之相鄰的西峽縣目前也有60萬畝的石漠化土地,也面臨著水土流失情況,對丹江口水庫水質也帶來一定的隱患。
記者了解到,針對石漠化問題,南陽市政府去年已向國家相關部門進行了匯報,目前國家還沒有把南陽列入石漠化治理實驗區。據估算,一畝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成本高達5000元~6000元。
在石漠化土地上,即便是種植了樹苗,存活率依然很低,需要大量的人力維護、定期澆水,來確保樹苗的根部能夠進入土層內。土地石漠化后營養成分匱乏,很容易死苗,補缺樹苗和維護的成本也較高,對地方財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鸛河、淇河變成污水渠
鸛河、淇河沿岸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嚴重,加上農耕施肥和畜牧養殖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對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安全影響不容小視
鸛河、淇河是貫穿西峽縣境內的兩條河流,途徑淅川縣流入丹江口水庫。這兩條河流的支流分布廣,兩岸多為村莊和城區,很多生活污水沒有配套的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直排現象依然嚴重。加上農耕施肥和畜牧養殖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對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安全影響不容小視。
為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國家實施了“一河一策”治理項目,目的是確保河流水質穩定達標。鸛河、淇河也被納入了“一河一策”治理項目中。
作為鸛河的重要支流,流經淅川縣城的淅河、鐵廟河、娃魚河、內河、彪池河等5條河流沒有被納入“一河一策”治理項目。從實際情況看,這5條河流輻射人口達 30多萬,存在污染源眾多、管控難、涉及區域廣等特點。加上城區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有限,使得污染治理任務十分繁重。
記者從淅川縣政府獲悉,雖然淅川近幾年也做了大量的治理工作,由于受困于資金財力有限,在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糞便、農藥化肥等面源污染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難。
根據近幾年的水質監測數據情況,丹江口水庫庫區總磷、總氮濃度呈現逐步上升趨勢。總磷濃度由2006年的0.005mg/l上升到2012年的 0.02mg/l,7年內增幅300%;總氮濃度由2006年的0.621mg/l上升至2012年的1.55mg/l,已經超出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造成總磷總氮濃度增長過快的原因有農村面源污染、工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其中主要原因是農村面源污染較為嚴重。
據調查發現,南陽丹江口庫區匯水區內每年生活垃圾生產量為32.7萬噸,區域內生豬存欄量約19萬頭,禽類養殖約508萬只,牛存欄1.2萬頭,羊存欄 5.8萬頭,全年畜禽糞便產生量約48萬噸。區域內6.74萬公頃耕地年化肥使用量為14.1萬噸,農藥年使用量約為0.1噸。面源污染已經成為庫區水質安全最大的威脅,也是造成鸛河、淇河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主要因素。
據了解,在《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中,并沒有將環庫區產生的大量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糞便、化肥、農藥等污染治理納入在內,而這些污染源又是影響丹江口水庫水質的直接因素。
南陽市副市長和學民表示,目前應著力實現丹江口水庫匯水區域及干渠沿線一、二級保護區內農村污水的處置,并通過垃圾糞便資源化處理利用、化肥農藥減量化取代等措施,來逐步解決面源污染問題。此外還要提高縣城污水管網收集率及污水處理能力,要在主要河流入口和排污口下游爭取濕地建設項目,來強化河道生態功能和水體自凈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未來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優良,局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華北中南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部、陜西關中地區、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華北中......
2月初,一列載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發生脫軌事故,造成不明數量的有毒物質和氣體泄漏。該事件引發了對該地區空氣、土壤和水污染的擔憂。脫軌列車被曝載有更多種有毒化學品美國媒體13日報道......
1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編制結合浙江省實際,著重在試點示范、數字化改革和能力建設上謀劃創新、體現浙江特色,方案......
1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編制結合浙江省實際,著重在試點示范、數字化改革和能力建設上謀劃創新、體現浙江特色,方案......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
2021年11月中旬在非洲南部首次發現的SARS-CoV-2Omicron變種(BA.1)的地理和進化起源仍然未知。2022年12月1日,洪堡大學CarloFischer等人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
關于公開征求《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64分類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1-28文號環辦便函......
因疫情影響,導致各種會議、展會暫停或延期舉辦,為了充分展示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林廢棄物行業發展,展示優秀品牌企業、挖掘創新技術、推廣應用產品,傳播區域項目信息,宣傳先進經驗,現誠邀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