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人類神奇的生命音符,當我們焦躁不安時,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我們撫平焦躁的情緒,盡管只是有限的幾個音符,卻能奏出生命的樂譜,自從音樂誕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神奇與不朽。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但他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樂,甚至為了喚醒因中風陷入昏迷的以色列總理沙龍,醫生在他病房里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10年來,莫扎特的美妙樂曲不僅被人們一遍遍地聆聽,還被認為對從粉刺到老年癡呆癥在內的許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治療作用,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體機能和空間感知能力。
美國著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丹尼爾?阿門所著的《大腦處方》一書中提到,一項研究發現,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對治療兒童多動癥有幫助。聽莫扎特音樂的那組兒童的“西他”腦電波(多動癥患者的這種腦電波往往過多)明顯減少,同時變得更為專注,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大為提高,社交技巧也有較大改善。
一位芝加哥神經外科醫生曾對此做過研究,發現莫扎特的某些樂章能夠減輕某些癲癇病患者的發病程度并減緩發病頻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還發現,某些老年癡呆癥患者在聽莫扎特的音樂10分鐘后,在智力測試中會有更好的表現。
拯救早產兒的“良方”
新生兒病房中,一位早產兒的母親輕輕哼唱著披頭士樂隊歌曲,神奇的現象出現了,本來奄奄一息的嬰兒隨著母親的哼唱,心跳逐漸減慢,血氧飽和度則逐漸增加。這項最新研究表明:現場演奏或演唱的音樂可幫助嬰兒減緩心跳,平靜呼吸,改善吮吸行為(這對于進食非常重要),促進睡眠和安靜的警覺狀態。醫生和研究人員均表示,通過減少應激并穩定生命體征,音樂令嬰兒得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正常的發育過程。 對于日漸增多的早產兒來說,這無非也是一項非常具有積極意義和前景的發現。
音樂療法
其實,音樂療法自中國古代便有之,相傳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患有抑郁癥,后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久之,抑郁癥就自然好了。自上世紀40年代起,人們已逐漸將音樂作為一種醫療手段,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可分為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單純音樂療法是單純通過聽音樂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它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讓其聽不同的音樂。可治療情緒不安、精神抑郁癥、神經衰弱、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等。
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音樂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是同步的。臨床常用于神經痛、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早期高血壓、扭挫傷等疾患的治療。
音樂電針療法是音樂療法與針刺療法相結合。在進行音樂電針治療時,病人一邊用耳聽音樂,一邊進行音樂電針治療。主要用于神經痛、肌肉萎縮等疾患及電針麻醉。
無論怎樣,音樂作為生命中律動著的神奇音符,相對語言之于人類的意義來說,音樂也并不遜色。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9月23日至28日,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簡稱IMC)在長沙、三亞兩地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和分享近視眼領域的新理念與新成果。第19屆世界近視大會舉行。主辦方供圖今年......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科研團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明清時期人類干擾加劇喀斯特洼地侵蝕產沙。該研究成果9月14日發表于ScienceChina-Ear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