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26日報道,由曾任職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資深工程師約翰·曼金斯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研制一種太陽能發電衛星,其有望于2025年“上崗”,為地球提供三分之一的電力。
據悉,曼金斯設計的這種名為SPS-ALPHA(任意大型相控陣列太陽能衛星)的漂浮設備外形酷似一只巨大的雞尾酒杯,由數千個薄曲面鏡組成,這些薄曲面鏡可以四處轉動,抓取盡可能多的太陽能。SPS-ALPHA內部也配備有多個能將太陽能轉化成微波的太陽能電池板,轉化成的微波將從“雞尾酒杯”的底部傳送回地球,一周7天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為地球提供電力。
曼金斯現在是美國加州阿爾特密斯創新管理咨詢公司的負責人,他表示,這項技術最終會成為現實,同其他太陽能收集方法相比(比如一個能環繞地球旋轉的系統),這種設計方法的成本更為低廉。曼金斯稱:“一顆太陽能衛星就可以為地球提供三分之一的電力,盡管并非同時提供,但從原則上來說,任何地方都可以收到。”
在NASA的網站上,曼金斯寫道:“這一新奇的仿生方法能解決太空太陽能發電面臨的挑戰。一旦該方法取得成功,我們就能使用數萬個小單元制造出一個巨型平臺,使用無線傳輸的方式將數十兆到數千兆不等的電能傳送給地球。”
太空中的太陽能是地球使用的太陽能的數十億倍,科學家們認為,從太空向地球傳輸電力可以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能源供應問題。
去年,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太空中能收集能量并通過微波或激光將能量傳回地球的設備進行了測試,現在,該研究團隊正試圖采用創新性方法為SPS-ALPHA項目設計結構性的元件,他們希望最終能制造出“一大群”可以為城市供電的衛星。
科學家們表示,起初,這些小型衛星并不會取代城市的發電廠,而是成為發電廠的補充,朝發電廠鞭長莫及的偏遠地區輸送電力。
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工程教授馬西米利亞諾·瓦西里表示:“太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太陽能來源。與地基發電站相比,位于太空的太陽能發電站更具優勢:不受天氣影響,沒有大氣層,不會有夜晚。”
201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規模及增速均創2012年歐美挑起“雙反”以來的新高。根據《中國海關》雜志2020年4月刊公布數據顯示,多家光伏企業躋身2019年出口前200強。如果將各個子公司的出口進行......
3月底,隨著海爾生物醫療發往也門的最后一批太陽能疫苗冰箱完成生產并順利發運,至此,援助阿拉伯國家---也門的2123臺太陽能直驅疫苗冰箱,在經過全員近3個月的風雨無阻、日夜兼程的努力后,實現按期交付。......
一、什么是生物質根據IEA(國際能源機構)的官方解釋,生物質是指各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有機體,通俗來講,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由于近年來一直在呼吁使用清潔能源,生物質作為一種清潔能源......
科學上的突破并不總是發生在實驗室里。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State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SophiaLunt和RichardLunt認為,他們的許多突破都是在社區散步時發生的。這......
太陽能作為自然界中存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23,000TW/年),如何實現其高效合理地開發利用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們的研究熱點。從目前發展階段來看,對太陽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太陽能電力系統、太陽能熱力系統以......
生物質是指把光能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起來的有機物質。所有的生物質都是由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植物物質而產生的。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質是一種可再生、可持續發展和對環境相對友好......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制備同時具有高導電、高透光且低表面粗糙度的銀納米線柔性透明電極,將其用于構筑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文獻報道的柔性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
地球觀測組織(GEO)第十六屆全會6日在澳大利亞堪培拉開幕,中國在大會上正式接任2020年地球觀測組織輪值主席。開幕式上,GEO中國首席代表、中國聯合主席執行代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
企業表示廉價鈣鈦礦薄膜的商用近在咫尺,但他們是否過于樂觀?位于日本長崎的Hennna(意為“怪異”)酒店十分樂于擁抱未來科技。2015年,它自稱是世界上第一家使用機器人服務的酒店。然而,由于機器人的服......
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不斷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推向研究前沿。今年以來,Science/Nature已刊發十多篇相關研究成果,其中光伏有關成果8項。特此,小編將其匯編整理,希望對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有所啟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