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02 09:25 原文鏈接: 吳天一院士:守望高原“好曼巴”


    吳天一(左)為牧民看病

      每次,當操著一口地道安多藏語的高原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到來時,牧民的帳篷里都會格外熱鬧。

      從青海省西寧市到瑪多縣開車要八九個小時,沿途均為高海拔地區。很多年輕人都吃不消,年過七旬的吳天一卻一點兒沒表現出不適,一下車就穿上白大褂給牧民看起病來。

      大家都很好奇他的狀態怎么那么好。吳天一笑著說:“崇拜高山雄鷹的塔吉克族漢子的血脈里,涌動的是頑強不屈的意志。”

      “馬背上的好曼巴”

      1958年,中國醫科大學軍醫期學員、在平壤醫院工作兩年的志愿軍戰士吳天一攜妻來到青海。從此,他把研究方向鎖定在高原醫學領域,也把人生坐標鎖定在了青藏高原。

      “只有從根本上認清高原病的致病機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才能讓臨床治療有章可循。”于是,除了每天的臨床工作,積累資料、探索高原病因成了吳天一全部的生活內容。

      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適應生理特征”課題,已熟練掌握英語、俄語、塔吉克語、漢語的吳天一,還學會了藏語。同時,他走遍青海、西藏、甘肅、四川、新疆西部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診治過上萬名牧民群眾,整理了大量的臨床資料。

      藏族牧民都親切地稱吳天一為“馬背上的好曼巴(好醫生)”。

      不懈的探索,催生了一項又一項科研成果。1963年,吳天一在中國首次綜述報告了高原肺水腫;1965年,他在國內首先報道了“成人高原性心臟病”并指出肺動脈高壓是根本病理機制;1979年,他率先報道了青藏高原最常見的慢性高原病類型“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的概念。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吳天一揭開了藏族適應高原環境的生理之謎。他提出的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獲得“最佳高原適應”的論點,為人類適應高原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學模式。

      與此同時,吳天一首次證實了我國青藏高原存在慢性高原病,推翻了國際高原病專家麥克·沃爾德等權威認為的“青藏高原居民不存在慢性高原病”的觀點。他提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診斷標準,被選定為國際標準。

      “青藏高原是我的根”

      “從事高原醫學研究,還是和別的科學領域不太一樣,因為它是和缺氧打交道。我們要到海拔很高的地方去,比如4000米、5000米甚至更高,研究人員必須親身接觸低氧環境,感受低氧的影響。如果沒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很難作出成果。”當初選擇高原醫學,吳天一就深知自己踏上了一條充滿荊棘的探索之路。

      為研究急性低氧對人類的影響,吳天一組織過中日聯合阿尼瑪卿山醫學學術登山隊,歷時45天,在3719米、4660米、5620米的特高海拔地區建立高山實驗室,取得了大量珍貴的特高海拔人類生理資料。由此開展的急性高原病發病機制的科研成果,在1991年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高原醫學大會上,一舉拿下“國際高原醫學特殊貢獻獎”。

      那一刻,令吳天一一直自豪到今天。“站在國際論壇的講臺上,給國際高原醫學界講中國高原醫學學者怎么研究人體適應、怎么防治高原病,講完獲得全場熱烈掌聲,這是在為國爭光。”

      1978年,吳天一和同道共同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原醫學專業研究機構——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1991年,該所建成全國最大的高低壓綜合艙。吳天一成為第一個模擬試驗者。

      深知有風險,吳天一仍毫不猶豫地說:“技術設計是我做的,當然是我第一個進艙。”

      氣壓從海拔5000米的高度開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吳天一瞬間頭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很欣慰,換來了第一手艙體升降的物理參數和艙體運轉的安全系數。

      在高原醫學這一研究者寥寥無幾的領域,在永遠與缺氧環境相伴的日子里,吳天一堅守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父母要他到美國團聚,他拒絕了;國外和內地的高薪聘請,他不為所動。理由很簡單:“青藏高原是我科研的‘根’,甚至可以說是我生命的根。我作為高原的兒子,要為這片土地和這里的人民奉獻我的一生。”

      “保證高原人群的健康是核心”

      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原病,是吳天一開展研究的初衷。“保證高原人群的健康是核心,是第一位的,否則高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難以保證。”

      在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建設中,衛生保障一度成為高原鐵路建設的三大難題之一。作為鐵道部青藏鐵路一期建設的高原醫學顧問和二期建設的高原生理研究組組長,吳天一創新性地提出了“高壓艙、高壓袋、高流量吸氧”和“低轉、低轉、再低轉”的三高三低急救措施,建立了一系列衛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使14萬筑路大軍在長達5年的建設中,無一人因急性高原病發作而死亡,被國際醫學界譽為“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跡”。

      玉樹地震發生后,吳天一主動請纓赴災區救援。5天里,他不顧年事已高,驅車行走了17個抗震救災工作點,為數千名抗震救災人員講解高原病預防知識,發放《高原保健手冊》1萬冊,并成功搶救36例高原肺水腫患者。

      2011年9月,74歲高齡的吳天一還親赴海拔5600米的珠峰基地營,考察建立我國的救援站。

      同時,這幾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從整體、器官、細胞、分子水平等方面,圍繞人體高原習服、適應以及高原對人體的慢性損傷展開研究。去年年底,鑒于中國在高原醫學上取得的重大成果,美國《科學》雜志邀請吳天一組織刊發了一期高原醫學特刊。

      “后面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吳天一的目標是,不僅要讓高原人民健康地生存,還要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更好地建設青藏高原這片美好的土地。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經廣泛飼養牦牛和黃牛

    12月13日,《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雷初朝教授團隊聯合四川大學考古科學中心、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10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關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馴化與黃牛利用研究的論文。本研究中用到的牛和......

    助力高原醫學,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建設

    近日,四川省在高原醫學領域迎來了重大突破——依托四川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高原醫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建設。這也是四川省首個省部級高原醫學重點實驗室,標志著四川高原醫學研究邁上了新的臺階。高......

    青藏高原上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30日發布消息稱,該園古生態研究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縣柳區晚古新世植物群中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為解析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及其傳播路線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于......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開招標采購多種質譜儀

    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三重四級桿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三重四級桿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全自動提取濃縮設備、六通道多列包裝機)設備采購招標公告招標編號:SYZB......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機碳穩定性機制方面獲進展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儲量豐富,并對氣候變化頗為敏感。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區永久性凍土層消融面積不斷擴大,加劇了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不穩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進了......

    青藏高原生物源氣溶膠差異及與棕碳光吸收關聯獲揭示

    生物圈釋放的大氣一次生物氣溶膠(PBAPs)在地球系統中廣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組分,并作為示蹤物應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指出PBAPs對大氣棕碳有重要貢......

    “海燕號”實現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氣象精細化垂直探測首飛

    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兩架“海燕號”氣探型高空大型無人機日前在四川省自貢市完成交付,并成功實現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氣象精細化垂直探測首飛。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紹,這意味著國家級機動觀測業務正式啟......

    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峰

    23日中午,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2023年珠峰地區綜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頂科考。記者從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辦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順利完成了極高海拔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采集、冰芯鉆取、......

    青藏高原“長高”如何影響東亞水循環及生態系統

    青藏高原生長是新生代最為波瀾壯闊的造山運動,也是驅動東亞氣候系統和生態環境演變的關鍵因素。近幾十年來,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關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長對東亞氣候系統、水汽循環和生態系......

    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長對東亞水循環及生態系統的影響

    青藏高原生長是新生代波瀾壯闊的造山運動,也是驅動東亞氣候系統和生態環境演變的關鍵因素。近幾十年來,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對青藏高原生長開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關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長對東亞氣候系統、水汽循環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