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05 08:22 原文鏈接: 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直指水電“謀殺”生態

      三峽大壩蓄水后“四大家魚”繁殖規模驟減95%以上;葛洲壩使中華鱘種群數量減少83%

      “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金沙江干流的魚類資源已經瀕臨崩潰邊緣。”日前公布的《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直指水電開發對水生生物帶來的滅絕性影響。

      那么,水電究竟對長江漁業資源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在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之間,是否存在平衡點?對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水電“謀殺”生態

      歷史上,金沙江流域共監測到魚類143種。而此次科考3次魚類資源采樣僅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盡管評價這次科考所反映的問題尚須具體分析,但是,水電建設“謀殺”沿江生態已是共識。

      中科院水生所劉煥章研究員課題組監測的結果顯示,三峽大壩蓄水后,長江中下游“四大家魚”繁殖時間推遲1個月;而據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委會(以下簡稱“長漁委”)的統計,“四大家魚”繁殖規模驟減95%以上。

      “單獨的大壩影響有限,但現在連續成串建壩的方式,對魚類生存影響很大。”劉煥章說,這種情況對大型洄游性魚類的影響首當其沖。例如,在葛洲壩修建后,中華鱘種群數量減少了83%。

      本次科考也發現,隨著25級梯級水電工程的陸續建成,整個金沙江干流將變成一座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庫,其水文特征、水沙輸移過程和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進而對水生生物可能產生滅絕性的影響。

      生態調度小喜大憂

      2011~2013年,三峽集團實施了3年生態調度試驗,通過4~7天持續增加下泄流量的方式,人工創造了適合“四大家魚”繁殖所需水文、水力學條件的洪峰過程。檢測結果顯示,“四大家魚”卵苗徑流量從2009年的0.42億尾回升至4億多尾。

      不過,雖然對于生態調度,劉煥章表示支持,但他們多年連續監測的結果顯示,效果并不明顯。

      大自然保護協會大河伙伴關系項目技術顧問郭喬羽也強調,給“四大家魚”放水,只是朝向生態流的重要一步。真正需要的是能夠滿足下游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在繁殖、產卵、生長不同階段對流量、流速、漲水過程和溫度要求的大壩下泄水流。

      核心在于科學規劃

      今年7月1日,美國佩內布斯特克河維齊大壩拆除,這將最大可能幫助瀕臨滅絕的大西洋三文魚洄游。

      這是水電公司和環保組織利益達成一致的結果。這樣的決議形成了恢復河流生態、保存當地文化和發展電力行業的共贏。

      “我們面對的問題往往不是是否建設大壩,而是在何地建設、怎樣施工。”TNC全球淡水項目總監格里奧·博卡拉狄說。

      他認為,通過掌握流域全景的概況,水壩應建立在對環境破壞最小的地區,爭取最大程度地保護自然徑流、泥土沉積、水質營養和魚類種群,對自然和人類帶來雙重的益處。

      劉煥章也表示:“大壩建設必須有限度,不能過度利用長江資源。”

      此外,中科院水生所大力推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保護區的建設。劉煥章認為,應選擇合適的地方建立保護區,以免過度建設或缺乏生態評估的水電工程進一步破壞生物多樣性,甚至毀滅資源。

      “要通過建立保護區,為受大壩影響的魚類建立替代生境。”劉煥章說,將來在協調開發和保護的關系時,保護區保護優先,其他河段則可適當規劃水電開發項目。

    相關文章

    《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發布

    日前,財政部發布關于印發《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原文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加強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我們修訂了《重點生態保護修復......

    新污染物環境行為與生態效應研究中獲進展

    新污染物因危害大、不易治理等特點而備受關注。其中,抗生素和微塑料為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陳令新團隊針對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新污染物環境行為與生態環境危害機理研究方面取得......

    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激活新動能

    日前,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赴嘉興市海鹽縣、平湖市、秀洲區,深入重大工程、高新企業、科研平臺、美麗鄉村等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資金不足怎么辦?結合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求突破

    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兩年以來,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在資金保障方面仍存在歷史欠賬較多、融資渠道不足、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生態興則文明興,要以“兩山”理念為引領,推進......

    全球散養家貓捕食2000多個動物物種最新研究稱或影響生態系統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保育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散養的家貓會捕食2000多個其他動物物種,包括鳥類、哺乳動物、昆蟲和爬行動物,其中近350個物種存在保育危機。這項......

    北海道海域大規模死魚,日本專家竟然稱對整體生態影響不大?

    大量魚類,如沙丁魚,擱淺在北海道函館市海岸[NHK]新聞報道,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現了大量沙丁魚等魚類擱淺,函館市等正商討如何處理大量死魚...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

    歷史性一刻!史上最大規模環境大會武漢開幕!

    2023年11月18日,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吸引了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發展的共同......

    火山噴發導致“最冷十年”強烈影響生態恢復

    如果地球突然連續降溫十年,生態系統如何應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劇烈的火山噴發帶來冷卻效應,強烈影響高寒地區森林生......

    叒成立一家!億元生態環境集團將成各省標配?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這也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企查查顯示,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

    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鄭光美院士逝世享年91歲

    10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訃告顯示,鄭光美,祖籍北京,19......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