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制的裝載于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FY-3C上的空間環境監測器于9月23日11時07分正式入軌服役,9月29日21點51分09秒加電開機。地面接收到的各工程參數和科學數據顯示各單機工作正常、數據正常,并在開機15小時后準確監測到了FY-3C入軌以來的首次空間環境災害事件。
9月30日中午被監測到的空間環境災害事件為一次強度為2級的太陽質子事件(見圖一、圖二)。這一觀測結果為衛星及星上儀器的工作狀態分析提供了最直接的觀測證據,也為太陽質子事件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事例,更為空間環境監測器任務目標的圓滿實現奠定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圖一:2013年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間FY-3C獲得的10~300MeV高能質子全球分布。太陽質子事件導致原本無高能質子分布的南北兩極區域高能質子通量達到了超過102的量級。
圖二:2013年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間FY-3C獲得的10~300MeV高能質子隨L值分布的時間演化。9月30日12點以后,太陽質子事件導致原本無高能質子分布的L>5的區域充滿了高能質子。
作為FY-3C衛星主載荷之一,空間環境監測器由1臺高能離子探測器、1臺高能電子探測器、3臺輻射劑量儀、2臺電位探測器、1臺環境遠置單元組成,可與FY-3A、FY-3B衛星、以及我國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FY-1系列衛星搭載的空間環境監測儀器配合,實現該軌道空間環境多時間尺度演化的連續監測。上述空間環境載荷均由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制,壽命期內在軌運行正常,獲得了1999年后該軌道空間環境數據,數據一致性非常好(見圖三)。FY-3C也必將以高質量、高可靠、高一致的空間環境數據實現該軌道空間環境監測的接力。
圖三:FY-3A與FY-3B高能電子在軌實測結果一致性比對(左:0.35~0.65MeV;右:2.0~5.7MeV)。圖中藍色原點x、y坐標分別表示兩星對同一觀測對象的觀測值,CC為相關系數,SL為圖中紅線的斜率
FY-1和FY-3系列衛星的空間環境數據為我國航天器抗輻射設計、在軌管理,尤其是航天任務發射窗口的選擇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更是我國首個輻射環境模型的最主要數據來源。FY-3C的加入以高一致的數據有效延長了該軌道空間環境監測的連續性,既為實時空間環境保障提供實時數據,又可為該軌道空間環境太陽活動周規律研究和精確建模注入新鮮血液,進而為航天任務發射窗口選擇、航天器設計、在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聯合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圖數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與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共同申請,成功獲得遙感數據融合大賽(DataFusionContest,DFC)......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我國具有數據規模和數據應用優勢,積極探索推進......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工程師開發了一種電子貼片,可監測深層組織中包括血紅蛋白在內的生物分子,這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獲取關鍵信息的途徑,可幫助發現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惡性腫瘤、器官功能障礙、腦......
“摩爾定律被打破后,什么將推動超級計算機性能的發展?”12月13日,在今年的CCFHPCChina2022上,2021年度圖靈獎獲得者、來自美國田納西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杰克·唐加拉教授在演講的最......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北京時間12月8日23:00,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召開了全球微生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ASS)2022年報告的線上新聞發布會,該報告已于12月9日發布,總結了來自87個WHO成員國的微生物......
名稱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5分類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2-14文號環辦便函......
現發布《集衛生健康信息基本數據編制標準》等2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WS/T370—2022衛生健康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標準(代替WS370—2012)WS/T811—2022血站信息系統......
10月29至30日,中國科學院學部“數據驅動的新地學”跨學部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暨ScienceBulletin第二屆地球科學前沿學術沙龍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舉行。此次論壇圍繞“數據驅動的新地學”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