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 記者從在天津召開的第22屆亞太抗癌大會上了解到,中國每年新增癌癥患者占到全球新增的20%以上,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和鼻咽癌這8種癌癥死亡人數約占中國癌癥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
第22屆亞太抗癌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說,亞太地區癌癥新增病例占到全球癌癥新增病例的45%,死亡人數約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的一半。肺癌、胃癌和肝癌是亞洲國家最常見的3種癌癥。目前,肺癌是亞洲國家面臨的最主要癌癥。
郝希山說,不良生活習慣、人口增加和老齡化是引發癌癥增加的主導因素。常見腫瘤危險因素在發展中國家日益增加,例如吸煙、膳食結構、肥胖和缺乏體育鍛煉等。經濟現實的壓力導致的癌病毒疫苗缺乏,也成為亞洲國家癌癥高發原因之一。
郝希山院士指出,世界抗癌聯盟在世界42個國家調查了社會民眾對“得了癌癥等于死亡”這個觀點的認識。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43%的人認為該觀點正確,而在歐美國家只有13%的人相信此觀點的正確性。可見,中國群眾對腫瘤的全方面認識還有待提高。
一年一度的兩會閉幕了,悉數今年兩會期間的醫療領域高頻詞匯,“癌癥早篩”一定位列其中。“如果等到腫瘤發展成晚期,以打補丁式的治療來補救為時已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山......
思路迪AXL抑制劑3D-229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正式獲CDE受理,是國內首個申報臨床的AXL抑制劑。3D-229(AVB-500),由美國Aravive公司開發,2020年11月11日,思路迪以總計2......
安捷倫已同意以5.5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癌癥測試開發商ResolutionBioscience。如果ResolutionBioscience實現某些里程碑,該交易需要安捷倫額外支付1......
已有研究發現一半以上的晚期腫瘤患者會出現厭食癥,進食減少導致的營養不良會加劇腫瘤患者病情進展。相關研究也證實與癌癥相關的厭食癥會影響患者治療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但腫瘤患者厭食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近期,......
2月18日,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來自南開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Science)最新一期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同......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孫佳姝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韓達課題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教授張少華合作,在腫瘤細胞外囊泡DNA分子邏輯運算與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
新冠對于癌癥患者威脅尤其大。一方面,癌癥患者往往身體狀態不佳,被感染后出現重癥的風險更大,另一方面,新冠顯著影響醫療系統的正常工作,很多患者被耽誤治療。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一定總是壞......
12月2日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中美兩國研發人員最新制備出一種可以搭載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材料。這給實現高效低毒的腫瘤治療帶來新希望。“這種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好比一個盡職的‘納米搬運工’。......
摘要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從研究植物代謝組學到發現疾病的生物標志物研究,再到開發新的療法,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成像技術已成為這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MALDI技術通過提供對治療化合物及其......
利用CRISPR-Cas基因組編輯系統,現在可以對細胞中的基因進行精準地切割、修復甚至替換,這一技術已為治愈一系列罕見的遺傳疾病開辟了新的可能。因發現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的兩位科學家也在今年榮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