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4日),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6%,為歷史最高值。按照近10年留學回國人員的平均增長率估算,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藍皮書指出,多數“海歸”人員的收入比預期低,近八成“海歸”認為需要3年以上時間才能收回留學成本。
近半“海歸”從事金融業
近10年來,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93.78萬人,其中,近5年回國人數接近80萬,接近前30年的3倍。按照近10年留學回國人員的平均增長率估算,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根據藍皮書調查,與國內年輕人逃離北上廣不同,“海歸”多喜歡在北上廣就業或者創業。比如,僅有10.1%的“海歸”出生在北京,而在北京創業的“海歸”比例高達36.1%,在北京就業的比例高達41.6%。
外資企業是“海歸”回國就業的首選,超過1/4的“海歸”選擇進入外企就業。“海歸”從事的崗位以銷售、市場類和研發類為主。
九成“海歸”半年內就業
藍皮書指出,回國就業的“海歸”中有半數以上認為留學是劃算的,70%以上的“海歸”認為自身的學識水平高于國內同行人士。但是,“海歸”的含金量也在縮水,“海歸”收回留學成本時間也較長。
目前國內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藍皮書指出,77.5%的“海歸”薪資水平比預想的低,其中,38.5%的“海歸”薪資比預想的低很多。
調查顯示,有59%的“海歸”認為自己的社會網絡比國內畢業生要差,其中23.1%的“海歸”認為自己的社會網絡比國內畢業生“差很多”。
“海歸”就業難逐漸凸顯
藍皮書指出,不僅留學生在國外的就業壓力大,而且回國就業難的現象也十分突出。2013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699萬人,而相應的就業崗位卻減少了15%。
在國內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海歸”的就業難問題也將逐漸嚴重。
隨著出國留學生的多層次化,不少“低質量”的“海歸”雖然獲得了國外學校的文憑,但究其綜合素質來說,就業競爭力依然與國內的“土鱉”無異。“海歸”的就業難問題將日漸嚴重。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攀升,供需矛盾加劇,就業壓力凸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提出,當前高校就業專項經費機制仍存在短板,制......
LCGCInternational的編輯們探討了化學家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并重點介紹了薪資和就業統計數據。盡管目前勞動力市場普遍面臨挑戰,但分析化學家市場 依然強勁。根據美國......
澎湃新聞記者高亮鄭朝淵近日,澎湃新聞發現,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商業經濟學院發布聲明稱,在社交平臺自稱該校學生的“梁勇”,并非該校學生。據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商業經濟學院中英文官網發布的聲明稱,“在社交媒體......
近段時間,隨著北大考古專業女孩鐘芳蓉畢業相關信息受到關注,考古學專業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招生、就業情況如何?普通高校的考古學專業能不能報、是否面臨就業難?哪些學生適合報考古?如何看鐘芳......
今年5月,程偉(化名)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在此之前,他曾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是留在自己畢業的這所“雙一流”高校工作,還是接收福建省某地選調生的“offer(錄用通知)”,開啟自己的公務員生涯。......
啟德教育15日發布《中國學生留學白皮書—本科篇》指出,美英澳加仍為本科留學主流目的地,計算機、經濟學和泛商務類為本科留學熱門專業前三名。據了解,該白皮書通過分析留學目的地官方數據、啟德客戶服務數據與調......
2024/2025年度與愛爾蘭互換獎學金遴選工作啟動根據中愛兩國政府教育合作協議,雙方每年互換獎學金留學人員前往對方國家學習。2024/2025年度與愛爾蘭互換獎學金遴選工作現已啟動。申請人可于202......
大學生就業有哪些政策保障舉措?職業教育就業率如何?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布局應如何調整?5月10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亞明做客“2024民生訪談”節目,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逐一進行了拆解。高校畢業生就業的“......
2024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累計下達115億元將帶動25萬農村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工代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已下達202......
2024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人員選派指南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